(西貢)小學好聲音 為視障者創意讀信

 2025-07-24
(西貢)小學好聲音  為視障者創意讀信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小學生也能成為推動社會共融的一分子。來自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的三位學生——洪一諾、黃晴恩和江晞瑜,花了半年時間,研發出一款專為視障人士設計的「光明信箱」,結合掃描、翻譯及語音播放功能,協助他們讀懂日常信件,實踐「讓看不見的文字,變成聽得到的聲音」。


科技日新月異,小學生也可協助推動共融。


//明白視障人士喺閱讀同理解資訊有困難,尤其處理信件。—黃晴恩//


團隊介紹,「光明信箱」由透明信箱、手機及微型計算機組成,操作簡單,只需將紙本信件放入信箱並按下按鈕,系統便會自動拍照,經由OCR技術識別文字後轉換為語音讀出。這項設計在「第四屆香港創科展」獲得小學組銀獎。


黃晴恩表示:「我哋一開始係諗,應該幫邊一類人。當時諗過長者、細路、有特殊需要嘅人……但我哋想推動社區共融,就開始留意生活中邊啲人比較需要幫助。後來發現視障人士喺閱讀同理解資訊方面有唔少困難,尤其係處理信件時,睇唔清楚又要自己應付,實在唔容易,所以我哋就想設計一個真係幫到佢哋嘅工具。」


無論中文定英文嘅信,擺落去撳個掣,內容就「重見光明」。


//我哋上網睇YouTube教學,自學製App,一步一步整出成品。—洪一諾//


談及製作過程,洪一諾表示,團隊由構思到完成實體作品,歷時約半年。「最初有靈感,但覺得實現難度高」,他說。其後,他們在老師協助下共同研究技術方案,挑選合適材料,並選用具成本效益的組件,同時透過網上教學自學應用程式開發。「我哋會上網睇YouTube教學,自學App製作方法,慢慢一步一步整出成品。確實唔容易,但最後完成咗,大家都好有滿足感。」


黃晴恩亦表示,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加入人工智能功能,提升產品實用性。「而家要讀晒成封信,對視障人士嚟講真係幾花時間。我哋希望可以加AI自動總結功能,幫手整重點摘要,等用家可以更快掌握內容,提升效率。」


團隊由構思到完成實體作品,歷時約半年。


//一般市民如果睇唔明某啲文件,都可以透過裝置理解內容。—江晞瑜//


至於裝置的應用場景,江晞瑜指出,他們希望「光明信箱」日後可設置於古蹟館、社區中心等公共空間,讓更多人受惠。「唔單止視障人士,一般市民如果睇唔明某啲文件,都可以透過裝置理解內容。我哋希望可以推廣到更多社區群體,真正做到共融。」


讓看不見的文字, 變成聽得到的聲音。


【學生有Say】

學習唔止技能 懂為人設想更重要

三位學生的創作靈感,來自對身邊人與環境的細膩觀察與思考。黃晴恩表示,他們注意到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節奏快,不同背景或有特殊需要的人獲取資訊見困難,因此希望透過創科設計回應這些痛點。「其實我哋起初係想做一樣『幫到人』嘅發明,經過多番討論之後,決定針對視障人士日常接收文字資訊的困難,試吓用科技方式解決。」


黃晴恩補充,過往參與過一些教畫畫的體驗活動,令她體會到除了技能學習,更重要的是能夠理解和回應他人需要。「嗰次令我感受到,原來投入去諗人哋嘅處境,成件事嘅意義就唔同咗。」至於洪一諾,則從人與人的溝通困難切入思考,他說:「我哋發現有一啲人平時可能好少同人交流,不過一旦建立到互信,其實佢哋都好願意分享。呢種經驗提醒我哋,創科唔應該淨係為咗創新,而係要用創新方式拉近人與人之間嘅距離。」


光明信箱在創科展獲小學組銀獎。


由透明信箱、手機及微型計算機組成。



西貢

專訪

生活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



相關文章


(西貢)做好呢份工讓亡父自豪  張美雄:我想...閒話‧家常

(西貢)做好呢份工讓亡父自豪 張美雄:我想...

光陰易逝,年輕人為事業拚搏腳步匆匆,一走過頭卻留下遺憾。30出頭的張美雄已有這樣的體會,患末期腸...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走進柯南推理世界家‧多一點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走進柯南推理世界

喜愛名偵探柯南的粉絲有福了!日本超高人氣推理動漫《名偵探柯南》連載25周年終於駕臨香港商場,聯同...

(西貢)陳健浚──藝術人生 人生藝術閒話‧家常

(西貢)陳健浚──藝術人生 人生藝術

藝術是什麼?是無中生有的創造,抑或人生經歷的寫實總和?是一瞬間的靈感閃現,抑或長時間的觀察與琢...

(西貢)口罩中建立 濃濃街坊情 譚領律:鄰里...社區人家

(西貢)口罩中建立 濃濃街坊情 譚領律:鄰里...

2003年,被沙士陰霾籠罩的香港,大家至今難忘。這一年,社區新丁譚領律走進翠林邨,在一個個口罩中硬...

(西貢)貓界皇上駕到 一齊走入「黃阿瑪夢『...家‧多一點

(西貢)貓界皇上駕到 一齊走入「黃阿瑪夢『...

今個暑假,「黃阿瑪的後宮生活」聯同台中的人氣旅遊景點「紙箱王」攜手合作,於7月7日至9月1日期間首...

(西貢)鄰家女孩 為街坊On Call 朱琳閒話‧家常

(西貢)鄰家女孩 為街坊On Call 朱琳

24歲女生,機不離手,是常識吧?但鄰家女孩「阿琳」忙碌的手機屏幕裡,並非在掃看Facebook或IG,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