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跟隨元朗街坊翟朗滔(阿滔),來到一間不尋常的「掂過碌蔗」cafe。這裡並非普通的咖啡店,而是把辦公室空間改建,專為精神復原人士設計的空間。在這裡,他們不單學習新技能,還能通過與他人互動、挑戰自我,重新找到自信,踏上新生的旅程。
過程唔止學技能,仲係關乎心靈嘅成長。—阿滔
//咖啡店嘅飲品選擇,係復原者過去兩堂咖啡工作坊中學到嘅。//
阿滔是這次活動負責人,他解釋道:「呢間唔係普通嘅咖啡店,而係互動空間,復原者喺度唔單止係放鬆,仲可參與真實工作過程。復原者有份設計菜單、命名咖啡店、接待客人等每一環節,過程唔止學技能,對佢哋嚟講,仲係心靈嘅成長。」
復原者親手設計咖啡店的菜單,用不同形狀和材質的貼紙做剪貼創作;品項主要為常見種類,如latte、mocha、焦糖咖啡等。「咖啡店提供嘅飲品選擇,係復原者喺過去兩堂咖啡工作坊中學到嘅,難度唔係太高,主要係實習活動。」阿滔說,這不僅是學習機會,也是為未來有興趣進一步學習沖咖啡的復原者提供起點。
活動規模不大,社區的支持依然令人感動。
//復原者同義工、社區人士之間嘅信任,係一步一步建立起來。//
今天的咖啡店主角,是新生精神康復會安泰軒(油尖旺)的8位會員,他們曾面臨精神健康挑戰,如今積極康復,重返社會生活。咖啡店名稱「掂過碌蔗」由復原者構思並投票選出,寓意他們希望像咖啡店順利開張並迎接新生。
阿滔表示,復原者的轉變在這實習過程中漸顯現。「其中一位復原者Rainbow,差唔多每次都會參加我哋嘅活動。最讓我哋感動嘅係,復原者同義工、社區人士之間嘅信任,係一步一步建立起來。」
Rainbow的轉變在實習中漸顯現出來。
//最深刻嘅時刻,一定係「真人圖書館」環節。//
初時大家都比較拘謹,但隨活動進行,復原者逐漸變得主動,開始與大家分享生活。「有些復原者甚至在最後一次活動中主動幫忙沖咖啡、整理餐具,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大突破。」阿滔笑着說。
阿滔說:「如講最深刻嘅時刻,一定係『真人圖書館』環節。」復原者在這個環節中擔任「真人書」,與陌生人分享故事。當天May也分享自己經歷,她曾因家庭壓力,情緒受困。「當初自己都唔覺,直到朋友提醒,發現自己經常喊、唔瞓覺,先覺得可能有問題,於是開始搵幫助。」她提到,情緒病常被誤解為精神病,這讓很多人不敢主動求助。她希望透過這次活動,幫助大家更理解他們,減少偏見。
【拉近大家距離 探索更多可能】
阿滔表示,活動規模不大,社區的支持依然令人感動。賓客們活動後特意留了心意卡,寫下對復原者的鼓勵。「例如,有人寫『多謝你哋今日嘅努力,我真係感受到你哋嘅用心』、『其實佢哋同我哋冇咩分別,只係多咗份勇氣去面對困難』。呢啲回應唔單止打破對復原者嘅偏見,仲拉近咗大家嘅距離,令復原者感到被肯定,亦讓佢哋更加有信心繼續投入社區,成為大家庭一分子。」
「我哋將cafe實習視為復原者重返社會嘅起點。今年計劃雖已結束,但我哋希望呢段經歷可幫佢哋喺未來繼續成長。」阿滔強調,過程不僅學技能,更是幫助復原者在社區建立自信,並鼓勵他們探索更多可能。
心意卡鼓勵語句充滿力量。
活動拉近大家距離,令復原者感被肯定。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