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僅是我工作了20多年的地方,更是我當年讀預科的母校!」身為迦密主恩中學(下稱主恩)校長,徐家賢的故事不僅是對這所學校的回憶和感受,更承載着他整個成長過程。
徐校長堅守學校理念,將學生放首要位置。
從當年的迷惘少年到今天站在校長的位置,他的每一步蛻變與成長片段,不僅印在心內,也如同一代又一代的校友,將每個難忘時刻悄悄放在校園某個角落,等待特定的一刻,喚醒青葱歲月的親切溫馨感。
//我在這裡成長過,非常熟悉學校運作。//
「由學生變成校長,不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是對學校的深刻理解。」徐校長堅守學校的理念,始終將學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自己也在這裡成長過,對學校的運作非常熟悉,知道在哪些方面可以改進,亦可以與同事們高效合作。」他說。
作為區內歷史最悠久的Band1英中,徐校長希望學生「讀得又玩得」,「除了學術性學會,學生也可以自行撰寫計劃書,開設各種課外活動。」其中,他最為深刻的便是「御宅藝學會」(註:御宅藝即一種由動漫、偶像粉絲進行的互動式應援行為,包括獨特舞蹈和打氣動作)。
徐校長與學生關係融洽,站在他們中間時更像是一位大哥哥。
//平日缺自信的學生,投入熱愛事物時,在舞台上展現不同的一面。//
徐校長回憶道:「起初大家都不了解,以為會否只有『宅男』才會參加?後來在家教會的盆菜晚宴上,我們邀請他們來表演,當晚熄燈後,他們準備了熒光棒和舞蹈,效果真是令人驚喜!而一些平日缺乏自信的學生,當他們投入到自己熱愛的事物時,竟在舞台上展現出完全不同的一面。」
希望學生「讀得又玩得」,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憶述心理障礙學生成長
在主恩二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有一個個案令徐校長至今記憶猶新。他當時擔任副校長,負責教務工作,其中有一位學生由於心理障礙,對外界充滿恐懼,幾乎無法返學。「不過他在家也有努力讀書,我們與家長保持聯繫,並繼續批准他升班。」
最終,該學生順利畢業,並在公開試中取得全科及格的成績。「其實這個成績對於一個幾乎未返過學的學生來說,已經是非常出色。」隨後他一步步升讀學士,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開朗積極的人,並積極參與多項義工活動。
徐校長感慨地說:「這個案例我們投入了很多心力!陪伴他一步步成長。」他強調,學校不單重視學生成績,更希望他們能感受到老師和同學之間的關懷與友愛,並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AI主導時代 望學生有三大技能】
新一個學年又開始,徐校長最希望學生能夠獲得三個技能:創造力、解難能力和溝通關懷。「在這個快節奏、AI主導的時代,創造力顯得尤為重要。解難能力能幫助學生應對各種挑戰,而最關鍵的,則是溝通與同理心。這樣學生不僅能幫助自己,還能幫助他人,建立更和諧的人際關係。」
「我自己中學時期在將軍澳長大,是將軍澳首批居民之一。當時住在翠林邨,將軍澳還未填海,望出去眼前就是大海。」徐校長回憶道。隨着時間的推移,將軍澳的發展帶來了更多設施,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
學生熱心服務社區,圖為與長者互動。
教導新一代認識中華文化,師生參訪陝西秦漢館。
西貢
專訪
生活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