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炭鐵路站旁緩步沿山路而上,見到一個二萬呎隱世小田園。白髮老友記從屋前小路樓梯下來,邊行邊大聲講「Hello!Welcome!」。他是76歲的喬叔,是物業管理培訓導師,是童軍教官,是城市農夫,是「斜槓耆工」!
喬叔:我份人一定要勞碌!
「喬叔」黃南喬(John)生於殖民時期,曾經在港督府擔任四年的保安總管,是少數能進入港督府工作的華人。
直至1990年,他從警務崗位退下來。喬叔退而不休,開始他的第二人生。他首先在不同的保安公司擔任管理職位,其後創建物業管理公司,現主力培訓保安人員。
喬叔做「YouTuber」,網上宣傳保安業。
出席僱員再培訓局「人才發展計劃」頒獎典禮。
「不斷學習他人的長處,才能跟上年輕人的步伐。」
76歲的喬叔至今依然勤於外出,家中掛著的月曆用不同顏色寫滿日程,代表不同社福機構的課堂。喬叔每週有數天到訪葵青區親授保安課程,鼓勵和幫助其他人就業。
訪問期間香港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喬叔擔憂學生們說:「慘了,這一下子停課,許多學生等著考牌照才能上班,他們就面臨失業。」
物業管理課程中,有退休人士也有年輕人,故此喬叔絕不怠慢,每日閱報,與社會接軌,「人不能停留在幾十年前的眼光和思維,人也不是萬能的,所以要不斷學習他人的長處,才能跟上年輕人的步伐,有與他人分享的本錢!」
抱著永不言休的心態,喬叔還會到訪不同的學校,擔任童軍長官,培養學生們對社會關懷的使命感。
喬叔每周到葵青區教物業管理課。
雖然喬叔滿頭白髮,說話却很「盞鬼」很接地氣,他細細聲笑說:「班同學仔最鍾意來我家燒烤,我最喜歡有人陪我喝喝酒、聊聊天和歎咖啡!」話未到半句,喬叔就在他的小天地拿起開酒器,倒了半杯酒,邊談邊說。「我不想到了這個年紀,帶著鳥籠早上在公園閒逛,百無聊賴,然後回去午睡,我接受不到,一定要勞碌。」
「我和家人說好,死後捐贈所有有用器官。一個人死後不是重視喪禮風光大葬,而是如何延續生命。」
【延續愛心社區 開拓隱世耕地】
喬叔住在火炭山腳處,住所有兩層高,有二萬多呎後花園用地。該址前身為華人教會用地,20多年前一名中國籍牧師自費興建,以作調解家庭糾紛的居所。
喬叔道:「女人安排到樓上進行輔導,男人則在下層冷靜心神,後來社區內多了不同非牟利機構協助,牧師同時也移居澳洲,這處也就荒廢了十多年,我不時來幫忙收信,打理一下而已。」
直至10年前,牧師將地方全交給喬叔,喬叔於是開拓了這片隱世田園地。他和一眾鄰居都有在田園耕作,「我比較懶,一般都是隔離張太打理,我就幫忙吃收成品吧,哈哈!」
「口裡說不,身體卻很老實」,喬叔將種植小點子及園藝難忘片段,媚媚道來。他把多年來收集商場內剩餘的年花盆栽,擺在後花園重新種植,還有不少朋友送來長不大的盆栽,喬叔都盡力救活過來。
喬叔在火炭山腳的居所。
後園擺了不少盆栽。
新界人家
沙田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