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這個農莊的主人 為銀杏館送上鮮味

 2020-05-25
(大埔北區)這個農莊的主人 為銀杏館送上鮮味

疫情期間,本地社企銀杏館堅持分派「平安飯盒」給弱勢社群,受到坊間讚賞。位於上水的樂活農莊,就是銀杏館社企的背後功臣,默默為銀杏館提供原材料,令食客品嚐香港地的真鮮味。


開放農莊公眾導賞,可推動有機菜普及。


「100斤有機白菜,只能曬出五斤菜乾。近日農莊曬了一些菜乾,再處理就會送到銀杏館各餐館與大家會面。金銀菜紅蘿蔔玉米素湯,是銀杏館的招牌湯之一!」人氣社企餐廳「銀杏館」的Facebook專頁寫道。


Billy:依家先係人生!


「載著農莊裡的植物,帶回家灌溉、澆水、曬曬陽光。」

原來餐廳的蔬果材料出自樂活農莊。大隱隱於野,農莊位於上水長瀝村,遠處的綠色山丘映襯下,農夫頂著編織帽子在烈日下耕作。從城市而來的人,在步入樂活農莊時,彷彿浮生偷得半日閒。

原本農莊只是默默為社企「銀杏館」供應蔬果,並未打算開放給公眾參觀,但後來農莊負責人Billy認為開放農莊公眾導賞,可以推動公眾對於有機菜的認識。

Billy說:「我會讓參與者帶著膠樽來農莊,教大家改裝成做『環保花瓶』,載著農莊裡的植物,帶回家灌溉、澆水、曬曬陽光。」

帶著記者逛農莊期間,Billy邊談過半世紀的人生觀,邊介紹每種植物的特性,他從原來的銀行崗位退下成為城市農夫,有感而發地道:「其實依家先真正係自己嘅人生。」

他順手摘下一片薄荷葉放在嘴裡,他說「吃薄荷葉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可以對口腔保持口氣清新,又可以對身體健康。」

農莊另一個社會責任,就是為復康者和長者創造就業及培訓機會,鼓勵復康人士及長者,從耕種過程中重拾自信,而Billy正正從耕作中享受生活。


倘落田摘菜,對食物體會將更深。



用心栽培的有機四季桔。


「農夫最樂活的事情,就係睇到辛勤的成果有忠實的支持者!」

Billy在管理農莊之前,曾在「銀杏館」餐廳工作。他坦言銀杏館招聘長者員工,而事實上管理長者員工絕非易事。曾有茶餐廳夥計來應聘餐廳工作,因為習慣了快手快腳,卻沒有養成以禮待客之道。

Billy深知長者員工自尊心更強,因此以私下推心置腹的溝通方式相處。


齊齊品嚐新鮮蔬果!


【由數錢轉數碳足印 教育「粒粒皆辛苦」】

過去以價錢數字為目標,如今Billy表示自己的使命是減少地球的碳足印。

「我哋嘅地球已經受傷,無可否認,保護地球,不但需要個人行動,要集體一起重視才可以真正做到。」因此樂活農莊開業以來,不間斷迎來不同年齡階層的人前來參觀,Billy認為:「城市人只有親身落田自摘有機菜,體會何謂食物,才會珍惜一粒米、一片葉......」



農莊裡親近人的貓。



老友記共聚,浮生半日閒。



背靠綠色山丘,農夫在烈日下耕作。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