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碟豆花園高級雜工」形容自己的Herman,從去年四月份陪伴「碟豆花園有機農莊」開業,成為農莊的主管,為農莊打點一切大小事務。他憶起兩年前大埔嵐山下的一片荒土,到今時今日打造成50萬呎的親子農莊,有種說不出的感慨。
#Herman:未開園農友已經Call我開門!
珍惜的心 感受動物之森
「我哋唔想農莊變遊樂場,農田與花圃必須要保留與延續,但要賦予嶄新價值,才能吸引孩子們進來認識大自然,從體會生態學懂珍惜當下。」
Herman表示「碟豆花園」的理念是打造森林教育空間,讓活在高樓大廈間的兒童,能知道何謂植物,甚至能親手栽種。「我哋出租農田,農友可以在手機觀察農作物的成長,不少家長每日給孩子看看植物,漸漸地成為小朋友玩電玩以外的一個日常習慣,佢哋就明白食物得來不易。」
Herman最難忘遇見一個小男孩隨媽媽進園遊玩,第一次看見「怕羞草」,就愛上了,花了大半天和全園的「怕羞草」成玩伴,樂而忘返。
自設蜂場出產新鮮蜂蜜。
#好想小朋友放低iPad,感受天然『玩具』的樂趣。
置身「碟豆花園」除了可在農場餵兔仔、羊咩,再穿上圍裙、手套落田耕種外,Herman更找來粉嶺的蜂農世家,來幫忙打理蜂場,出產新鮮自製蜂蜜,更開辦蜂蜜製作工作坊,目的讓小朋友瓦解對蜜蜂的懼怕,「我想佢哋知道,其實蜜蜂係自然生態中不可或缺的,別忽略蜜蜂對環境及人類的影響。」
原來在人類所利用的1,330種作物中,有1,100多種需要蜜蜂授粉,否則這些植物將無法繁衍生息!
設「STEM」展覽廊,藉生態教育孩童。
【農友閒話家常 滿載而歸】
當Herman帶記者遊逛整片樂土,揚言最愛「紫色菜園」,並非因為「菜」而是園裡的人氣令他不得不停留。
園裡有30多塊小農田出租給農友們,他與農友們無話不談,會互相訴說家庭事,「佢哋摘完菜總係鍾意來傾偈,講下仔仔調皮事又講下鄰居八卦事,甚至熟到可以直呼其名!」
不少農友每日前來摘蔬果,已經當成日常必去「街市」,當他們拿著一袋二袋離開農莊,是Herman每日上班最期望見到的畫面。「佢哋會成日送啲新鮮瓜菜俾我帶返去食,有啲農友甚至係我哋未開園,已經Call我叫我開門俾佢入去淋水摘菜,當正自己屋企一樣。」
Herman 說,不想農莊變遊樂場,農田及花圃必須保留。
「碟豆花園」位於大埔鳳園路,隔壁正是「嵐山」私人屋苑,Herman形容這裡更似是「嵐山」的後花園,居民會告訴他,從屋內望下去一大片農莊,感覺額外清新,尤其是忙碌過後的日落時分,心情變好,更「愛回家」,就連Herman自己也熱愛這份「城市農莊」工作,有時候都忘記下班。
走入大自然,絕對有益身心。
農莊在大埔嵐山附近。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