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華洋雜處的社會,在繁榮發展高度競爭之下,少數族裔的需要往往為人忽略,非華裔學生的成長路不易行。雖然如此,身邊總有人自強不息,發奮向上。來自匡智會張玉瓊晨輝學校的巴基斯坦裔中六生莫美娜,憑一顆純樸的心關愛社會,獲社會人士及學校的肯定,於「十大傑出關愛學生選舉」中獲獎。
朱校長寄望美娜能學以致用,獲社會認同。
活動由香港特區中央獅子會在去年開始舉辦,今年為第二屆。大會旨在幫助輕度及中度智障的學生積極投入社會,提升大眾關心智障學童的意識。
就如「關愛僱主」代表張益麟於新聞會上所言,莫美娜在內的參選者都是“People with differences”,而她們的「不同之處」,就是一顆純潔又簡單的助人之心。
莫美娜品學兼優,除了專注學業,更是學校田徑隊隊員,兼顧田徑練習和校內外義工服務等,可謂是學校的模範學生。分享會當日,莫美娜所屬學校的蘇副校長、班主任莊老師和美娜母親都有陪同出席。
美娜母親雖然不懂以廣東話表達感受,但默默為美娜整理衣領,臉掛微笑流露以女兒為榮的感受。
美娜:想全香港幫人!
美娜喜愛田徑,每天快快樂樂練習一小時。
蘇副校長:我地啲學生真係做得到㗎!
莫美娜天生樂於助人,對長者更愛護有加,曾經在街道上扶助跌倒的陌生老人,接受訪問時強調要多幫助老人,更道出一個願望:「想全香港幫人!」。蘇副校長發表感言時興奮表示,「我地啲學生真係做得到㗎!」,呼籲外界多給予這班非凡學生發揮所長的機會。
然而,美娜的成長過程並不容易,其中一項最大的困難是語言障礙。她為應付上課和生活溝通,自小一起由零開始學習廣東話,惟所有家人都只使用母語,沒有良好語境之下,學習廣東話難上加難。「我們有一個非華語課堂,在非華語課堂學習廣東話,都有一點困難的,特別在寫作方面怕寫錯字。」
經過不斷努力練習,她現在已能說一口流利廣東話,甚至於學校活動內帶領嘉賓們參觀學校都綽綽有餘,毫不怯場。她自豪地分享,現在她會幫助不諳廣東話嘅師弟妺,助他們渡過難關。
班主任莊老師笑說美娜比較「男仔頭」,深受同學愛戴。
美娜:好多謝老師(們),幫咗我好多。
【願付雙倍努力回饋社會】
美娜於學校生活超過11年,可想而知學校對她的影響甚為深遠。
朱校長回憶,對美娜的初印象是「十分怕羞」、頭茸茸、不發一言的學生。幸而透過學校對非華語學生的支援,包括有專責老師負責、鼓勵他們多參與對外共融活動,令她從中逐漸建立到自信和處事能力,獲得很大進步。見證她成長的班主任莊老師,期望她未來能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轉眼美娜快將畢業,現正修讀辦公室助理課程,以後投身社會,相信亦不會忘記老師們多年對她的關懷,繼續助人自助。
朱校長:他們(特殊學童)比別人付出了
雙倍努力,希望社會給他們多一點包容。
美娜快將畢業,準備投身社會。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