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無分貴賤,貢獻無分你我。無論是生於斯長於斯的香港人,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新移民,只要以香港為家,同熱愛這片土地,都是這座城市的主人。《我家》趁香港特區成立25週年之際,與《社區同行基金會》合作推出「我和我家的故事」,記錄一位位有名有姓有情懷的真香港人,走過高山低谷,仍一如既往默默付出的故事。只為亮一盞燈,溫暖你心,護你前行。
惜才愛才,將絕學傾囊相授。
提起04年雅典奧運,香港人必定記得高禮澤和李靜這對「乒乓孖寶」。轉眼來到2022年,帶著一顆「四十不惑」的初心,高禮澤如今已是港隊青少年軍的教頭,潛心為香港培養奧運奪金的幼苗,領著一個個小將們突破自我。
近年本港運動員在世界舞台連連報捷,也讓民間掀起了體育熱潮,社區內、校園裡,到處都看到香港的青少年揮灑汗水的身影。然而,要讓這些對體育運動懷有憧憬的幼苗長成茁壯的參天大樹,在國家級甚至世界級賽事佔據一席之地,專業而有熱忱的教練必不可少。
今年是高禮澤擔任教練的第十個年頭,被問到如何保持熱情時,他說「我的夢想始終沒有變過:攞獎牌!」做運動員時努力爭取獎牌,做教練時帶領年輕的運動員圓獎牌夢。香港成就了這位祖籍佛山的奧運銀牌得主,他也希望用餘生為香港培養更多世界級的本土運動員。
就在今年9月,13歲的港隊羅嘉杰在參加泰國WTT青少年賽的U13組男子乒乓球項目中奪冠。除了港隊「一哥」黃鎮廷外,這名年紀輕輕就成為體院全職運動員的小將亦正是高禮澤的得意門生。
名師出高徒,高禮澤對年輕一輩恩威並重。
訓練時數短 年輕學員輸蝕
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未滿15歲的羅嘉杰須以學業為優先,每週僅有20個鐘的訓練時間,「訓練時間不夠,與內地、日本和韓國的同齡球員相比,好輸蝕。」高禮澤與學校多番溝通,為羅嘉杰爭取到每週多9個鐘的訓練時間。
由於羅嘉杰年紀尚輕,暫未獲得體院的宿位,每日堅持往返學校和訓練場,讓惜才愛才的高禮澤頗為欣賞,「羅嘉杰對乒乓球好有熱情,星期日休息都返來訓練。」青少年球員身上的衝勁和拼搏令人動容,「怎會不心疼,但後生唔怕,而家唔努力,以後冇機會努力!」
提起朝夕相對的高禮澤,羅嘉杰感謝教練的耐心,他說,「教練雖然嚴厲,但都知道係為自己好。」而教練對他講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要盡力」!
08 年北京奧運擔任香港區火炬手。
高禮澤和李靜在2004 年雅典奧運奪銀。
【 港重視體育發展 訓練設備大升呢】
高禮澤也說,這幾年特區政府重視體育發展,不僅增加了對新興體育項目的資助,對A*精英項目更是大力支持,例如去外國參加比賽往往能得到全額資助,而且訓練的設備和器材都有所提升。以乒乓球為例,「即時慢鏡」系統能清晰地回放運動員手指、手腕的動作,對於更改動作頗有幫助。
高禮澤還說,與自己做運動員的年代相比,現時體院為運動員提供的「運動醫學中心」的服務更加全面,包括如心理治療、按摩師、體能教練、物理治療、中西醫治療等,確保運動員的身心健康發展。
做多啲運動,祝《我家》讀者健康開心每一天!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