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區議會選舉塵埃落定,2020年1月1日起,新一屆西貢區議會迎來不少新面孔。一批政治素人擊敗地區資深人士走入議會,議會的主導權由以往偏向建制人士轉移到泛民手中,對議會的有效運作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對西貢的地區發展又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若新當選者以「一味反對」、「齋叫口號」等方式處事,未必是社區之福。
宜 主動了解訴求 為民打造我家
屬於西貢區的將軍澳,是較新的市鎮,隨著越來越多新樓湧現,區內人口不斷增加,由1980年代中期不足一萬人,發展至現時約42萬,十年內更將超過48萬。人口急速增長,社區配套卻跟不上。
《我家》記者早前走訪區內多個樓齡約20年的屋苑,發現存有不少隱憂。以將軍澳寶琳站周邊的新都城二期、欣明苑及英明苑為例,雖然鄰近地鐵站交通便利,但社區內的休閒設施缺乏管理和翻新,不少已淪為「擺設」,或被用於晾衫曬物,街坊們都訴說缺少康樂設施及長者友善設施。
區內一些休閒設施已淪為「擺設」, 被用於晾曬衣物。
至於另一邊鄰近將軍澳運動場的富康花園,屋苑內雖有不少休憩空間,但區內街市外,眼見外面的行人通道堆滿貨物和發泡膠等垃圾,還有大量腐爛蔬果及紙皮包裝等,街坊「路難行」,對區內整體的環境帶來不少影響。
多個樓齡較老的屋苑,附設的商場和街市均有待翻新。
地區很多設施均有待地區人士持續跟進。
很多人會以為,像將軍澳這樣的「中產區」,他們若有訴求都會自行表達和解決,未必需要地區人士幫忙,但好多細微之處,都正待改善。區議會作為地區諮詢架構的重要組成,如何了解民意、表達民意,就是要從居民的生活開始。街坊們需要一個怎樣的環境、怎樣的家、地區服務是否足夠,只有他們作為使用者才最有權威,主動了解他們的訴求和需求,才是推動有效地區行政的第一步。
微小如籃球場問題,也是街坊所關注的。
忌 一味舉手反對 齋叫政治口號
《我家》記者過往訪問過不少西貢地區人士,了解地區行政的困難之處。一方面,區議會內會有贊成和反對意見,對政策措施的落實造成一定影響,但政府在行政審批、研究、落實等方面的滯後,也是阻力之一。
例如不少地區人士爭取「人人暢道通行」計劃,但將軍澳區內仍有多處電動扶手電梯「不動」、行人過路處沒有燈號、十級樓梯沒有無障礙通道等情況,地區人士持續跟進,唯政府部門只是「咬文嚼字」討論規則,導致不少工程都一拖再拖。
地區事,就是實實在在的生活事。新一批主導議會的泛民議員,若再以「一味反對」、「齋叫口號」等方式,未必能搭建市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平台,更可能會令地區行政難上加難。
張美雄:互相尊重 社區共融
現任區議員張美雄今次以3,577票成功連任,他表示,感謝選民以及每一位街坊的支持和鼓勵,深知中間路線難行,但亦會堅持努力。「無論任何光譜立場,應該要互相尊重,過往香港勝在多元價值、社區共融。會繼續時刻反思,如何讓康城、香港變得更好。」早前因在橫額上誤把「北角」寫成「北極」的他更笑說,要尋找北極熊衣服謝票,以感謝街坊的支持。
林樂儀:不會放棄 裝備自己
擔任議員助理、首次參選的林樂儀說,「雖然在今次選舉中落選,但所得到的1,350票不是一個數字,而是象徵每位有血有肉的居民的支持,是回憶、擁抱和教導。不依靠政黨關係,只憑地區工作,獲得信任和認同已經很感恩。我不會放棄,會努力裝備自己,以更強大的力量歸來。」
閒話家常
西貢
民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