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窩路一帶(大埔第六區)興建體育館,有需求、有選址、有擬建設施,並已納入2022年「體育及康樂設施十年發展藍圖」,惟長達26年來只聞樓梯響。該項目屬於前區域市政局留下來的文康設施工程計劃,居民多年來一直爭取卻仍未動工。隨着馬窩路將相繼有大型私人住宅及公屋落成,有地區人士希望政府可配套先行,兌現多年來興建體育館的承諾。
擬建體育館用地位於馬窩,現用作露天停車場。
馬窩路正建大型私人住宅,人口未來將大增。
新峰花園居民:入伙後等足廿幾年
大埔第六區體育館工程計劃歷史悠久,早於26年前區域市政局年代已決定用作興建體育館,惟一直未動工,該用地多年來已用作臨時露天停車場。在擬建用地的新峰花園居民稱,1994年新婚時購入單位居住。她直言:「當時售樓時明明話會起體育館,以為入伙後幾年就會有得用,點知一等就等足廿幾年,依家仔女都結婚搬走晒,可能要等到個孫結婚先睇見到佢落實。」
其實早於2005年,當時政府曾在74個前市政局及前區域市政局遺留下來計劃中,選出25個工程加快施工,惟當時第六區體育館未被選中,大埔區只有龍尾泳灘及大埔第33區康樂中心工程入選。
體育館對面的桃源洞用地, 快將興建公營房屋。
主場館可分間多個羽毛球場,滿足市民運動需求。
等到2022入「十年藍圖」 惟動工日期開支仍待定
直至2017年,政府提出「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終將該體育館工程列為展開技術可行性研究的項目,居民滿以為終現曙光,但多年來原來僅為「拖字訣」。2022年,該工程再被納入「體育及康樂設施十年發展藍圖」中第一階段擬開展的項目。由當年計,即最遲於2032年開展。
根據2022年的區議會文件指出,體育館項目佔地0.7公頃。除有一個攀登牆、室內緩跑徑等設施的體育館外,亦以「一地多用原則」設有地下停車場、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及幼兒中心等福利服務設施,應付區內日益俱增的各項需求。惟《我家》翻查去年立法會文件顯示,相關工程計劃的詳情,包括項目展開時間、預計工程開支仍有待確定,未再作最新公布。
大埔共有6間體育館,包括落成35年的大埔體育館。
大埔墟體育館常現漏水問題。
區議員:人口將飆萬社區欠配套
經民聯大埔區議員羅曉楓向《我家》表示,上址在前區域市政局年代已決定用作興建體育館,雖然多年來他從不同途徑爭取盡快落實興建,惟相關部門多年來從未交出確實的興建時間表,更遑論一直未有動工。其間在2012年,規劃署更曾一度打算勾出該用地發展私人住宅,幸在居民合力反對下才擱置。
羅曉楓透露,當年部門一直以「標準答案」回覆,指據當年推算直到2026大埔區才有35.1萬人口,聯同2022年啟用的東昌街體育館,大埔區內已有合共6個體育館,符合《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中,每5萬至6.5萬人,要有一間體育館的標準要求。
羅曉楓表示,隨着體育館用地附近的馬窩及桃園洞,將相繼有大型私人住宅及公屋動工,附近人口將於大增逾萬人,屆時該區社區配套將嚴重不足,因此希望政府可落實動工時間表,兌現多年來興建體育館的承諾。
羅曉楓(左) 促落實興建體育館。
大埔6間體育館 富善無裝冷氣
大埔新市鎮1970年代中開始發展,撇除仍未落實興建的大埔第六區體育館項目,現時大埔共有6個由康文署營運的室內體育館,最早落成的是1986年11月啟用的富善體育館。該體育館位於富善邨多層停車場6樓,規模較少,亦是全港7個未有設置空調系統的體育館之一。
太和正維修 料年內重開
其後1990到1991年期間,先後新增了三間體育館,包括毗鄰大埔游泳池的汀太路大埔體育館、富亨體育館與及位於太和商場平台太和的體育館。去年11月起,太和體育館因維修工程,需要暫停開放直至今年才重新開放。
而在2004年,大埔鄉事會街的大埔綜合大樓啟用,大樓的6樓及7樓用作大埔墟體育館,才在13年後令大埔再多一間體育館。而區內最新一間,則是位於大埔東昌街康體大樓地下及3樓的東昌街體育館,體育館於2022年8月聯同東昌街游泳池一同啟用。
東昌街體育館2022年啟用,屬區內最新相關設施。
【大埔第6區體育館擬建的主要設施】
體育館
1. 多用途主場館
2. 室內草地滾球場
3. 健身室
4. 兒童遊戲室
5. 乒乓球室
6. 多用途活動室
7. 多用途運動室
8. 舞蹈室
9. 桌球室
10. 戶外運動攀登牆
11. 室內緩跑徑
福利服務設施
1. 長者日間護理中心
2. 體弱長者家居照顧服務隊辦事處
3. 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辦事處
4. 共享親職支援中心
5. 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辦事處
6. 網上青年支援隊辦事處
7. 幼兒中心
公眾停車場
初步計劃提供約160個公眾泊車位,包括私家車、中型/重型貨車、小巴、輕型貨車、旅遊巴及電單車位。
資料來源:2022年大埔區議會文件
【區區顯關愛】
路陷火災 頻頻出動助鄉民
3月19日晚上11時許,打鼓嶺一間復康中心發生二級火,消防到場疏散院友及職員共23人,事件中無人受傷。惟由於時值深夜加上善後需時,北區沙打小區關愛隊亦奉命到場,協助受災院友暫住北區民政事務處開放的臨時庇護中心。
打鼓嶺復康中心3月中發生火警。
北區沙打小區關愛隊隊長高維基向《我家》表示,由於翌日火災現場仍未解封,關愛隊於是再次出動,到中心探望受災院友,並協助分發飯盒及飲品。飯後,亦幫忙清理和復原會堂,並跟車協助將所有受災的院友送回復康中心。
另外,到了3月25日晚上6時許,鹿頸路近南涌有一條食水管爆裂導致路陷,除行車線一度全線封閉,鄰近的南涌李屋村亦受事件影響一度斷水。為此,該關愛隊再次出動,為村民送上樽裝水,解決燃眉之急,並在水車到達後協助村民取水。
隊員協助設立臨時庇護中心。
鹿頸路爆水管,隊員助居民取水。
北區沙打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新青會有限公司
電話/WhatsApp:93437334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運動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