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僅剩不到兩周,新界東南選區的議席競逐氣氛日益激烈。五名候選人——1號葉傲冬、2號李貞儀、3號方國珊、4號張美雄及5號陳志豪,俱提出各具特色的政綱,不僅展現他們在不同領域的專注,也描繪他們心中對地區未來的藍圖。其中,他們多項政綱與《我家》近幾年以來持續關注的西貢議題相呼應,可說是反映西貢市民的心聲與願望。這場選舉不僅是對候選人承諾的檢驗,也將是對選民心中希冀的體現。
在交通方面,早在2021年,《我家》就已詳細追蹤東九龍線的進展,指出其對當地交通的重要性,並在2023年政府決定推行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時,再度進行了深入報道。1號候選人葉傲冬(民建聯)的政綱中,便響應了這一倡議,呼籲將東九龍線延伸至更多地區,以保障居民出行便利。
葉傲冬政綱提出東九龍線延伸到寶林、翠林。
葉傲冬的政綱中主張「便捷交通圈」,提出多項具體措施,包括要求將東九龍線延伸到寶林、翠林一帶,確保將軍澳線遇上故障,當區居民仍有「逃生路線」。另外,他亦希望政府可及早規劃將軍澳第137區,建議興建過海鐵路。
相關《我家》報道(部分)
2023年11月16日
東九龍線拍板馬游塘快馬出油塘
2021年12月2日
港鐵走線或走數東九不入將軍澳
與西貢有關的東九龍線進展一直備受關注。
對於平衡西貢的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我家》一直密切關注,並詳細報道了萬宜水庫東壩的生態旅遊形勢,推動公共交通對實地需求的配合。2號候選人李貞儀(工聯會)響應此觀點,提出對西貢海島旅遊進行可持續發展規劃的建議,強調生態保護與旅遊發展的平衡。
李貞儀強調生態保護與旅遊發展平衡。
李貞儀提出推動西貢海島旅遊、遊艇及低空經濟,刺激地區發展。她認為要平衡於西貢旅遊開發及生態保護平衡,需要設立登記及配額制;另外除善用自然資源之外,也善用紅色旅遊景點,帶動愛國教育和增益本地旅遊經濟。
相關《我家》報道(部分)
2025年9月4日
東壩限的士堵亂象車輛管制萬宜之策?
2025年5月15日
東壩順利跨黃金周長遠限人流保生態?
2025年4月17日
東壩大熱交通癱瘓遊萬宜又慢又不宜?
東壩旅客激增,喚起社會關注郊野遊。
在活力海濱的建設上,《我家》自2011年起一直關注將軍澳海濱的優化進度,多次報道市民對水上活動中心的期待。3號候選人方國珊(專業動力)的提議,正是回應了《我家》的長期倡導,主張加速這一惠民設施的建成。
方國珊爭取落實水上活動中心。
方國珊倡議持續優化西貢、將軍澳海濱設施,提出加速興建將軍澳第77區水上活動中心,並引進公私合作模式,以打造「活力海濱」。她期望將軍澳海濱增建離岸防波堤及近岸防波石,與促請在將軍澳海岸加設測量設備,以收集風浪數據,提升將軍澳海濱的防災能力。
相關《我家》報道(部分)
2024年9月19日
「水戲」化為「財氣」提振西貢經濟優勢多
2023年1月26日
康城水上活動中心乾等12年未見影
第77區水上活動中心一直議而未決,圖為西貢同類場所。
至於優化將軍澳街市,《我家》也在持續關注高物價問題,報道並分析了居民對於更多日用品市場的渴望。4號候選人張美雄(無黨派候選人)以此作重要參考,亦承諾在將軍澳建更多超市及街市,以維護物價穩定。
張美雄主張康城興建更多超市、街市。
張美雄的政綱提出,致力爭取改善西貢將軍澳「食、住、行」,當中將爭取將軍澳公營街市大樓於2028年之前落成,其間減低興建地盤對周邊居民的噪音等環境影響,並爭取接駁交通往返街市大樓及日出康城。另外,他亦會全力爭取康城興建更多超市、街市,以平衡區內物價。
相關《我家》報道(部分)
2025年3月20日
康城居民望建街市反被提議TKO買餸
2023年12月14日
TKO人「佳事」起街市臨門一腳
第67區正興建的聯用大樓將包括公眾街市。(效果圖)
而在交通多樣化方面,《我家》早在2021年就呼籲發展將軍澳的渡輪系統。5號候選人陳志豪(新民黨、公民力量)建議開設直達核心商業區的渡輪航線,亦有借鏡《我家》所提出的多元交通方式的呼聲。
陳志豪提出優化渡輪航線,讓地區多元出行。
陳志豪提出開設直達核心商業區渡輪航線。他認為,將軍澳有潛力發展渡輪。去年啟航街渡載客量未如理想,或是因為將軍澳至西灣河的實際需要不大。如果街渡是由將軍澳直達中環、灣仔、尖沙咀或西九龍,相信效果將大不相同,並且尚兼備實際交通及觀光功能。因此他建議將軍澳應設立大型客運碼頭,為居民多開一道「逃生門」。
相關《我家》報道(部分)
2024年2月8日
TKO過海街渡宜增上落點吸上班族
2023年3月23日
將軍澳過西灣河街渡招標擬今夏開辦
將軍澳至西灣河開航後客量平平。
西貢
交通
民生
生活
環保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