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的霹靂舞界,近年一位女舞蹈員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她是Lady Banan,本名黃昭惠(阿蕉)。阿蕉的舞蹈旅程始於15歲,當時透過學校認識協青社(Youth Outreach),並開始接觸霹靂舞(Breaking)。
當初最怕Solo,霹靂舞讓我明白,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沒甚麼是不可能的。
我希望香港人能更多地關注霹靂舞的資訊,特別看看我們即將在國際舞台上的比賽。
「Lady Banan」這個名字源於昭惠初學霹靂舞時,因名字「昭」的發音近似「蕉」,同學們便戲稱她為「蕉蕉」。隨著她的舞技不斷精進,其舞風也展現出獨特的女性化韻味,因此她取了「Lady」這個詞,而將「banana」去掉最後一個字母,成為今時今日的港產霹靂舞后「Lady Banan」。
趕到機構練舞脫離損友
//每當學會新動作時,成功感非常大,是我在學業上找不到的。//
「從小就很活躍,對運動頗有天份,籃球、排球、田徑都玩過,游泳是自學的,唯獨霹靂舞是我很快就想放棄的運動。剛開始學拉筋、學雙手支撐離地的動作,第二天醒來感覺手腳像斷了一樣,當時完全不想再學;但想到它的挑戰性,每當學會新動作時,成功感非常大,是我在學業上找不到的。」因為霹靂舞,阿蕉得以脫離一班損友。
當時還是中學生的阿蕉,平時三點放學後,四點就到舞室上課,接著到協青社跟導師訓練,時常練到要追港鐵尾班車,每日生活如是。「中四時,第一次接觸的是現代舞,女性化的動作吸引了她,覺得很酷、很好看。」其中透過長時間的練習Baby Freeze一個高難度動作,使她獲得巨大的滿足感。
演出後獲「加持祝福」。
曾因膽小缺乏自信退縮
//那種緊張和恐懼感是我從未經歷過的,但現場觀眾的熱情和鼓勵,讓我一直堅持下去。//
阿蕉坦言,自己比較膽小,很多事都不敢嘗試,缺乏自信。剛開始學霹靂舞時,每次導師讓她嘗試新動作,她總是搖頭拒絕。「更加懼怕的是圍圈跳,被邀請在核心內圍Solo(單獨表演)。但在上了三、四堂課後,發現自己其實可以做到。就像參加一對一的Battle比賽,那種緊張和恐懼感是我從未經歷過的,但現場觀眾的熱情和鼓勵,讓我一直堅持下去。霹靂舞讓我明白,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沒甚麼是不可能的。」
阿蕉並希望大眾了解霹靂舞的深度,欣賞每位舞者背後付出不屈不撓的汗水與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