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曾是許多人童年的夥伴,見證着成長的點滴。今天香港素人漫畫家袁鎮江(Jacob)延續這段情感,他以女兒熱愛的花式跳繩為靈感,創作全球首本以「花式跳繩」為主題的漫畫《準繩道》。這本作品不僅入選第四屆「港漫動力」計劃,也將於即將舉行的「香港動漫電玩節」首次亮相。
如果有一日呢 個 運 動 真 係成為奧運項目,呢本漫畫就有咗時代意義。
曾棄理想因家教會執筆
//見冇人做(家教會會刊)封面就主動報名,雖然好耐冇畫過。後來搵咗唔少參考資料先完成。//
Jacob從小便對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深受本地漫畫的影響,《龍虎門》和《風雲》是他的最愛。「我同我哥以前要儲錢,連早餐都唔食,就係為咗夾錢買漫畫。最瘋狂嗰陣,我哋一個禮拜會買十幾本。」隨着對行業了解的加深,Jacob逐漸意識到漫畫業的困難,這使他一度放棄理想,最終轉行進入廣告業。
成為父親後,Jacob希望鼓勵女兒參與校園活動,因此決定加入家教會負責會刊設計。「嗰陣時膽大,見冇人做封面,就主動報名,雖然已經好耐冇畫過。後來搵咗唔少參考資料先完成。」這次嘗試,意外地受到家長和孩子的喜愛,讓他重拾畫筆,開始為學校設計生日卡片和禮物。
《準繩道》不僅滿足漫畫夢,也是給囡囡的情書。
真正重拾漫畫創作, 全因女兒加入跳繩隊。
孩子對喜好的激情投入,觸動了父親。
最具挑戰是劇本構思
//前期構思已經花了三分之二的時間。//
真正讓Jacob重拾漫畫的事,就是女兒加入小學跳繩隊。看到她在跳繩中的飛躍,他感受到香港花式跳繩的矛盾現狀:「有千人參加比賽,但因為唔係精英運動,資源非常有限。」Jacob希望用漫畫記錄這段歷程,並表示:「如果有一日呢個運動真係成為奧運項目,呢本漫畫就有咗時代意義。」
整個創作過程持續了半年,其中最具挑戰的是劇本構思。「前期構思已經花了三分之二的時間。」Jacob回顧說,劇情經歷了多次修改。「我寫咗三四個版本,修改了數十次。」最終,Jacob在兩個月內完成了282頁漫畫,超過原定的162頁交稿要求。「畫到癲咁,每日都畫通宵,但慶幸有責任編輯協助,讓畫質大大提升。」
兩個月內完成2 8 2頁,Jacob慶幸有編輯的協助。
以「花式跳繩」為主題的漫畫《準繩道》。
「小小顧問」幫手畀意見
//(問女兒意見)例如呢個動作之後,應該接咩招式?//
在《準繩道》當中,Jacob最中意的一段是男主角與女主角之間的對話:「世界上沒有唔能夠輸嘅比賽,只有唔能夠輸嘅自己。」這句話不僅展示了角色的內心掙扎,也深深啟發了Jacob。他認為,這不僅是關於勝敗,而是對自己信念和夢想的堅持。面對人生中的困難和挑戰,我們最應該關注的,是不輕易放棄,不讓自己輸給內心的懷疑。
雖然女兒沒有直接參與畫畫,但她在故事情節和角色設計上給了不少建議。Jacob說:「例如呢個動作之後,應該接咩招式?」「女主角叫咩名好?」這些提問來自大囡Kedia,她的建議讓故事更加完整。Jacob也為女兒創作了小配角「小K」,這個角色幫助女主角克服陰影,勇敢追求目標。
每次囡囡或隊友比賽,Jacob畫打氣圖去支持。
漫畫好處多籮籮 激發創意宣傳效果佳
漫畫是一個強大的媒介,可以將小眾運動的故事帶給更廣泛的受眾。Jacob認為,漫畫的視覺效果能吸引對運動不感興趣的讀者,讓他們開始接觸並了解這些運動。「有些人原本唔認識呢個運動,但因為喜歡漫畫或公仔,開始接觸並了解。」這種簡單而直觀的方式不僅提供娛樂,也能激發人們對運動的興趣。
同運動服品牌UNIS合作推出聯名tee。
對於有家長認為漫畫無字無意義的看法,Jacob認為這過於片面。他表示,漫畫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起點,「能引起他們對圖畫和故事結構的興趣,並激發想像力。」漫畫不僅能娛樂,還能幫助孩子開啟創意思維。
他深信漫畫這媒介,可開啟孩子創意思維。
細囡最近愛上乒乓球,J a c o b也畫了相關作品。
【盼望年輕創作者 勇於嘗試 勿輕易放棄】
如今提到漫畫,許多小朋友會自然聯想到日本的作品。Jacob提到,香港的漫畫市場正面臨困境,「漫畫係不斷式微緊,現在街邊幾乎只剩下薄裝漫畫。」他盼望本地有更多資源支持漫畫創作者,特別是政府資助這種形式,可以讓新創作者有機會嘗試新題材。
作品入選第四屆「港漫動力」計劃。
對年輕創作者,Jacob建議:「唔好太自大,也唔好太自卑,勇於嘗試,即使失敗也不要放棄。」他強調嘗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唔試,就根本唔會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正如我當年為幼稚園畫封面,誰知那竟然成為了今天出版漫畫的契機。」
//唔好太自大,也唔好太自卑。//
在台上分享創作動機。
封面故事
專訪
生活
學習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