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沒有界限,只有風與浪,還有不屈的勇氣。香港帆船運動員付遠威從輪椅起航,把跌倒與痛苦化作力量,最終在國際賽場屢創佳績,於風帆之間重拾生命的新方向。他希望將這份力量延續,吸引更多同路人加入,一起征服遠方。
我唔只係輪椅 比 賽 冠 軍 ,我 係 公 開 賽 冠軍 , 大 家 係 平等嘅!
少年沒想過做運動員
//(2014仁川奪獎)我都覺得有冇可能㗎!//
三歲時患小兒麻痹症,付遠威自此與輪椅為伴。少年時期的他,鮮有機會參與運動,更從沒想過會成為運動員。2013年在朋友鼓勵下,他首次嘗試帆船。當時他既不熟水性,上船時更被嚇得抖震,但在海上的寧靜與自由,卻令他漸漸愛上這項運動。
短短10個月後,他便代表香港出戰仁川2014亞殘運會,在2.4mR級個人賽中奪得銅牌,為港隊贏得首面獎牌。「我都覺得有冇可能㗎!特別我哋坐輪椅嘅,唔好話玩帆船啦,出海嘅機會都唔高啦!」他回想當年仍難掩驚訝。
比賽中的好表現獲得肯定。
勇敢踏出第一步,就能看見更大的世界。
今夏帶領帆船體驗日
//(看着初學者而感觸)我哋成日話參加者驚,其實我都驚過。我都係一步一步試出嚟。//
帆船是一項依靠自然風力推動的運動,船帆受風而起,帶動船身向前。它的航行形式多樣,可以在海洋或內陸水域進行巡遊、比賽,或只是單純地四處航行。最特別的是,帆船是為數不多能讓健全水手與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的運動之一。
今日的付遠威,除了是選手,還是教練。剛過去的夏天,他在白沙灣帶領10多名輪椅人士參加「帆船體驗日」。看着初學者由驚到笑,他感觸良多:「我哋成日話參加者驚,其實我都驚過。我都係一步一步試出嚟。」對他而言,關鍵不在於身體,而在於心。「所有限制,只存在你個腦入面。你行出第一步,我就陪你行第二步、第三步。」面對質疑自己能力的學員,他只會笑着鼓勵:「我做到,你都得。因為我都係由零開始。」
今年夏天,在白沙灣帶領10多名輪椅人士參加「帆船體驗日」。
【冠軍有Say】
盼望帆船項目重返殘奧會
從白沙灣到世界賽場,付遠威一步一步踏出香港。這位「世一」教練的願望,除了是蟬聯冠軍、挑戰更多組別,更希望帆船項目有朝一日能重返殘奧會。他直言:「唔係冇人想參加,而係冇資源、冇平台、冇人帶。要出海,其實要好多人力、物力、資金配合。」
他坦言,在香港做運動員往往要有成績才有資助,但不少未能摘獎的運動員同樣「需要生活」,「買支好啲嘅太陽油都要錢。」因此,他期望政府與社會持續加大對殘疾運動員的支持,讓更多人能安心追夢。
帆起風生,夢想無界。
【難忘景色】
一次夜航及清水灣綠蛋島
因為帆船,輪椅人士同樣能看見另一個香港。付遠威笑言,海上的風景,陸地永遠感受不到。他最難忘一次夜航,「滿天燈光,以為係城市,其實係一盞盞船燈,閃閃發亮,好震撼。」也試過在迷霧中出海,能見度不足十米,「條船好似漂浮喺霧入面,好似去咗另一個世界。」
他最喜歡的,是清水灣外的綠蛋島。「一個岸上睇唔到嘅地方,只有揸船出海先會發現,真係好似隻綠色蛋咁。」他認真地說:「你唔出海,就永遠唔會知道世界有幾大,自己又可以睇到幾多。」
在帆船上,從另一角度看香港。
【運動路上】
轉戰帆船前是出色射擊手
10年的帆船路,付遠威走過跌倒與痛苦,也有笑聲與淚水。他笑說:「我唔係天生強者,我只係多撐多行幾步。今日企到喺你哋面前,都多得當年個自己,肯踏出第一步。」
付的運動員旅程始於2007年。一次偶遇,他發現原來傷殘人士都可以開車、參與運動,於是報讀射擊、籃球和劍擊三個班。最後愛上射擊,更在一年多後被召入特訓隊,每周密集訓練,2009年在亞洲射擊錦標賽奪得第四名。其後轉戰帆船,為自己打開另一片天。
凱旋是令人難忘的場面。
乘風破浪,寫下屬於自己的一頁。
【小檔案】
轉戰帆船前是出色射擊手
三歲患小兒麻痹症,需以輪椅代步
2008年入選射擊特訓隊,翌年亞洲射擊錦標賽得第四
2013年起接觸帆船,首次代表香港出戰即奪銅
代表性獎項:
2014年
仁川亞殘運帆船2.4mR級個人賽,為香港摘下首面銅牌
2024年
第二屆東南亞傷健帆船錦標賽,以全勝姿態勇奪2.4mR冠軍
2024年
Hansa亞太錦標賽Liberty級別冠軍,成為該級別首位非澳洲籍冠軍
2025年
世界漢莎級帆船錦標賽,憑較多勝場力壓東道主的Charles Weatherly,取得Liberty公開組別冠軍
所有限制,只存在你個腦入面。
封面故事
專訪
生活
學習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