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葵青離島)仁濟回收電子產品 捐學童助渡過疫境

 2022-03-24
(荃灣葵青離島)仁濟回收電子產品 捐學童助渡過疫境

第五波新冠疫情肆虐,早前學校再度暫停面授課堂,學童只能在家上網課,而教育局亦宣布提前放暑假,要追趕進度唯有安排線上學習。不少基層家庭學童因為缺乏電腦,令學習出現重重困難。仁濟醫院正展開回收計劃,呼籲市民捐贈多出的手提電腦或平板電腦,幫助基層家庭學童應付迫切的電子學習需要。


仁濟:「上網課涉及配套範圍大,不僅是一部電腦咁簡單。」


本港自2020年初開始,本港不論在經濟、民生及教育方面均受疫情影響,加上「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學校亦需要停止面授課堂,不論是老師或學生,上課模式頓時轉變。

基層設備不足 影響學習進度

仁濟醫院行政總裁梁偉光表示,在這情況下,仁濟屬下單位的基層家庭面臨的問題不少,其一就是他們家中未必有足夠的電子器材或設備,讓學童進行網課。倘若家中有多於一名孩子需要使用電腦,時間上的分配更加影響他們的學習進度。

因應社會情況,仁濟醫院推出「智能電子產品回收計劃」,鼓勵及呼籲市民大眾捐出性能良好之二手智能手機、電子產品、手提電腦或全新未開封數據儲值卡,予有需要之低收入人士,讓他們於疫情期間能夠繼續與外界及家人保持聯繫,同時亦可宣揚環保訊息。


梁偉光表示,基層學童上網課困難重重。


網課額外開支 帶來經濟壓力

「有些家庭居於劏房或板間房,根本沒有無線上網服務及打印設備。網絡問題及家庭環境限制,亦令大部份基層學童未能順利學習,從而產生不愉快經歷。假設學童是小學生,現時每日需要進行最少三小時網課,對基層家長而言,上網課需要付出額外開支,為他們帶來經濟壓力。」梁偉光解釋道。

就電子器材而言,梁偉光表示,學童除了需要性能良好的手提電腦或平板電腦去進行網課,也需要網絡數據、打印設備、電子產品及網絡的使用常識。「其實是涉及很大範圍的配套,不光是一部電腦那麼簡單,交功課及考試也需要用上很多程序。」


疫情下取最新資訊,對殘疾人士尤關重要。


被迫留家
獨居長者長對牆


以往很多長者、殘疾人士對於使用智能手機較為陌生,但隨著社會轉變,尤其在疫情出現後,對於智能手機的需求大增,促使他們亦須學習使用智能手機,例如現在出入場所需要掃描安心出行程式或接收檢測結果等。「他們可透過手機更快接收外界資訊,例如查閱訊息、消閒娛樂(看新聞、看影片等)及保持與外界及家人聯繫。」梁指出。因此,計劃亦涵蓋低收入長者及其他有需要人士。

梁偉光引述一個受惠個案。主角是一名獨居長者葉婆婆,她受疫情影響,被迫長期留在家中,但因為負擔不起購買智能手機的費用,因而未能與內地家人見面,使她感到非常無助。「我們的社工透過回收計劃,送贈一部有視像功能的電話予婆婆,並教導她使用,使她可以與家人及外界保持聯絡。」梁偉光希望透過計劃,讓大眾得知社會上仍有很多獨居長者需要及時的支援。



葉婆婆受助後,可與家人視像通話。



新界人家

民生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環保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