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蝴蝶風鈴裝置展覽 寫意園地畫蝴蝶

 2022-11-17
(大埔北區)蝴蝶風鈴裝置展覽 寫意園地畫蝴蝶

距離大埔市中心八公里的嘉道理農場,是香港著名的保育與教育中心。每當進入園區,就是步入一個與野生動物共享自然的和諧境地。這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這裡工作,可以看見四季。」隨四季而生的昆蟲小生命,常與農場人員同在。



胡琇然:「香港人一直都身處於福澤之中。」


剛過去的初秋,農場舉辦了「蝴蝶風鈴裝置展覽」。關於展覽的創意源起,教育部主管胡琇然表示,原是幾年前的一份創意計劃,關於『山有文西』(自然藝術家)某一次行街的時候,無意中見到棄置玻璃樽。然後開始慢慢收集,並慢慢思考其用途。就著這些廢棄的玻璃樽,她想到方法可應用於創作,就是透過玻璃樽看到玻璃以外的世界。



展覽中的逾60 個風鈴,各有不同蝴蝶品種繪圖。


讓不了解野生蝴蝶的市民,認識不同品種。

結合藝術家的作品創意,胡琇然表示:「我們覺得畫蝴蝶是一個好的方法,可讓不了解野生蝴蝶的市民藉此以認識不同品種。」蝴蝶飛在空中難以近距離去欣賞,我們很少能夠凝視它們,看到它們真正的顏色,並見到它們真正的形態。於是,農場決定將蝴蝶畫放在玻璃樽裡面,讓遊覽者仔細觀賞蝴蝶美。


胡琇然指出,蝴蝶在自然界中確實具有指標性作用,當很多種蝴蝶都可以在一個地方生活的話,可以證明該處一帶有不同種類的花,即等於生態系統保護得非常之好。



蘭花谷展示蝴蝶風鈴裝置。


香港約有250種蝴蝶 農場蘭花谷見200

香港有一些瀕危品種例如鳳蝶等,它的寄主是非常難找到的,如果只是在郊外也未必能找得到,但在嘉道理農場就可以找到。香港有紀錄的大約是250種蝴蝶,嘉道理農場蘭花谷裡面就有200種,而全中國也不過是1,000多種的蝴蝶種類。香港只是一個彈丸之地,卻擁有如此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胡琇然笑著說道:「香港人一直都身處於福澤之中。」



未見蝴蝶風鈴之美,先感受大自然空靈美。


駐園藝術家 就地取材推廣惜物

是次的展覽,屬於嘉道理農場駐園藝術家計劃當中的一個項目。農場每年徵選藝術家在園區內以各種自然物料,藝術媒介及身體語言,探討藝術、永續生活、大自然與社群的可能性,重新詮釋大自然藝術的意義。「今次以蟲媒花及蝴蝶風鈴為主題,糅合視覺、聽覺、嗅覺的感官元素,配合蘭花谷的自然環境,實驗環境與聲、畫的自然結合。」胡琇然介紹道。


其中部分風鈴、繩索、木枝、吊飾均為循環再用的二手物,由藝術家將日常收集所得的廢棄玻璃樽、嘉道理園區內拾獲的自然素材加以利用,創作出能敲出清脆風鈴聲響的藝術裝置。胡琇然希望鼓勵大家奉行綠色生活,嘗試舊物重用、再造,反思環境保育的重要性。



遊覽者採用環保物料製作祈願風鈴。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環保



相關文章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社區人家

(西貢)水上人家吳仕福

週末的西貢,人潮喧鬧。沿著熙熙攘攘的街道向碼頭方向走去,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豪華遊...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社區人家

(沙田)實實在在唐學良

填一份申請表、打一個電話預約門診、換一個電燈膽,他一次一次地幫忙、一件一件地完成。在很多人眼中...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社區人家

(西貢)街坊開心果溫啟明

在景林邨景櫚樓地下這個狹小的議員辦事處,卻是全邨最熱鬧的地方。做訪問的那天,從一早就開始下雨,...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社區人家

(沙田)陳敏娟的姚家情

花季燦爛、雨季朦朧,青春美好易逝。以往,在香港這個經濟主導的城市,以青少年群體為受眾的文化產品...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社區人家

(西貢)真西貢人李家良

香港,有四代人的家真不算多。李家良一家的四代人記憶,都與西貢有關。四十多年來,他見證西貢舊墟從...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社區人家

(沙田)逆流大叔鄧家彪

緩緩的城門河水,從城門水塘的溪澗,蜿蜒曲折而下,環抱沙田,承載著河兩岸的時代變遷,亦見證著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