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有不適,或需要急救時可以打電話召救護車,但有否想過當動物有需要時,主人除了只靠自己一臂之力,還可以向誰求助呢?就這個情況,社會上仍可看到有心人出手。愛寵物之人Zoie希望填補寵物救援的缺口,故此成立「寵物救護車」隊,為小生命護航。
//Zoie Cheng :很多時候因交通問題,動物不能即時獲得救援。//
香港寵物會創辦人Zoie Cheng於2019年成立寵物救護車,為動物提供急救服務、安排送院、調配至適合的獸醫診所等。Zoie曾在動物機構工作多年,看到市場上一個很大的缺口。
寵物急救車從葵涌出發到各區。
//牠們不能告訴我們有什麼不適,因而延誤治療。//
香港有近超過50萬隻貓或狗,但只有遊走於100至200間的獸醫診所,動物救護和發展在香港從來都不完善。Zoie分享,「很多時候因交通問題,動物不能即時得到救援,而且由於牠們不能告訴我們有什麼不適,因而延誤治療。」而且Zoie見到動物看醫生有難處,很多時候到獸醫診所,也要迫於無奈吃「閉門羹」。Zoie了解到本地缺乏動物醫療設備,她並因經歷一事而萌起成立「寵物救護車」的念頭。
「曾有朋友向我求助,指他的小狗突然發病,情況急轉直下,醫生建議要氧氣轉院,當時我還在機構裡工作,與很多獸醫診所也有聯繫,但即使有多年經驗、人脈,也幫不到他,才發現原來有我救不到的動物。」Zoie稱觸發到她,想像如果有一天家裡的寵物有事怎麼辦?
公眾可藉App 連結控制中心,救護車就會安排到目的地。
//自己也要對醫護有一定的認知,了解主人的心態和壓力。//
Zoie分享建立「寵物救護車」的過程,「建立的確很困難,要做很多準備,包括車上應有什麼設備,哪一款氧氣、擔架床、如何訓練寵物急救員等,也請教過很多獸醫,另外自己也要對醫護有一定的認知,了解主人的心態和壓力。」做好準備功夫後,到地面又面對一大限制,「寵物救護車不像人類的救護車,不能衝燈也沒有響鐘的設備,公眾也不認識我們的工作,因此沒有禮讓的意識。」
Zoie回憶起一次案例,「疫情封區,一位婆婆住在唐樓六樓,她的狗百多磅加上行動不便,很難帶牠去看醫生,她當時不停打電話,像我們求助,『沒有人能幫到我』,其時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她的無力感。」主人得到求助的反應,也是Zoie堅持下去的推動力,「主人在車上答謝我無數次,又寄感謝卡,這些回饋也印證了寵物救護的需求很大。」
Zoie 視愛寵如家人般。
【駛入校園社區 宣尊重生命善待動物】
「動物在香港處於弱勢中的最弱勢。」Zoie最希望做到「寵物救護車」普及化,並把人和動物的距離拉近,提升動物的日常待遇。除了在大型寵物活動擔當急救員大角色,「寵物救護車」會駛入校園或社區做教育工作,讓小朋友自少學習尊重動物的生命,而且讓他們在這些活動中,近距離學習與動物相處。
到校園宣傳寵物急救訊息。
「寵物急救員是新的職業,我們也會因此在校內進行生涯規劃,讓有意成為寵物救護員的同學提供方向和發展空間。」除此之外,香港寵物會也會舉辦健康護理的講座,有助民眾學習如何做個更稱職、有責任心的主人。
三架救護車服務覆蓋港九新界。
新界人家
民生
專訪
醫療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