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總躲不過面對親友離世,但生死教育在主流學校中甚少會獲重視。這個看似嚴肅的話題,有人選擇避而不談,這所屯門區內學校以獨特的手法教育學生面對,培養一群「生命勇士」。
我們用綠化種植,幫助學生成長,透過種植帶出生死循環。 —李校長
中文科種稻米,體驗粒粒皆辛苦。
//有些學生需要經常到醫院做手術,問起他們的感受,他們都不怕。//
「罕有病在我們學校並不罕有。」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培愛學校李校長說。該學校是一所肢體傷殘特殊學校,學校設普通班和調適課程。治療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校除了提供教學,也設有宿舍、護理、物理治療部。李校長解釋:「主流學生和中度智障學生的課程框架是一樣的,老師製作教材,助學生容易理解,課程設計也會兼顧學生身體能力。」
「衝破殘障,逆境自強」學生,在校中獲譽為生命勇士。「有些學生需要經常到醫院做手術,問起他們的感受,他們都不怕,輕描淡寫地說:『之前已經做過啦。』」葉老師稱,一般人會同情患病的學生,但事實上他們有著更強大的心臟。
學校地下設計出花園,綠意盎然。
種植聯繫不同學科,如數學計算生長速度等。
//(種水果)最後被颱風摧毀,被害蟲蛀掉,生命就是如此。//
「生命很脆弱,我們也眼看不少勇士離開我們,作為成人也能不容易接受,學生的心情更複雜」,李校長道,學生會否在想幾時會輪到我?如何面對身邊的人離世,不是書本可以教,我們應該如何勇敢面對生命,當一個「生命勇士」?
走進學校,綠色植物無處不在。「我們用綠化種植,幫助學生成長,透過種植帶出生死循環。」每一班的學生也可以選擇栽種的植物,體驗人和自然的情況,感受生命力。「例如種一棵水果,每天悉心照料等待夏天收割,但最後被颱風摧毀,被害蟲蛀掉,生命就是如此。」除了透過植物學習生命,學校也會邀請社工或非牟利組織辦講座。
校園天台可仰望蔚藍天空。
//孩子在這裡不會被視為異類,也很接受對方。//
一所學校設有普通班和特殊班,正正達到共融理念。「兩組同學消息也是一起放,同學一起玩不會分智力,行動方便的學生會幫忙推輪椅。」正因如此。李校長認為學生更容易明白共融的概念,學習和特殊需要的學生相處。「即使學生可以選擇主流學校,家長也會選擇我們,孩子在這裡不會被視為異類,也很接受對方。」
他約我們到迪士尼!
【增加外出活動 訓練同學自理能力】
生涯規劃,是每一所學校都重視的一課。學校設立「生活書院」,讓學生多外出、探訪,累積不同生活經驗。「學校重視綠色生活,學生學習用廚餘製作肥料、廢油做肥皂等,接著我們也嘗試成立獨特的學校品牌,讓同學透過此經驗學習科學、環保、銷售方面等知識。」
李校長坦言,特殊學生自信心較弱,基於家庭限制也甚少有機會外出,我們盡量在學習和課外活動提升,也培養同學的自學能力。學校會帶領學生到超級市場採購,乘搭交通工具、餐廳點餐等,訓練他們的自理能力。
走出校園,訪中文大學。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環保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