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上有大小不同的問題以至難關,不少時候在沒有標準答案模式提供下,往往倒過來激發無限創意,這情況對青少年尤其明顯。「創意思維世界賽」香港區賽,培養學生解難力與創造力,參賽者更大讚港生鬥心強,絕不輸外國隊伍!
張煊昌學校代表燃燒大腦,激發創意解難。
「頭腦奧林匹克」選港代表 28間中小學共31隊參加
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與解難能力,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早前於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辦「創意思維世界賽(香港區賽)」,優勝隊伍將代表香港赴美參加2025年全球賽。今屆共有28間中小學、31支隊伍參加。小六生葉巧兒表示比賽讓她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中四生張頌琳則認為香港學生比其他地區更具拼勁。
被譽為「頭腦奧林匹克」的「創意思維世界賽」源自美國,學生以小組形式在教練指導下,用數月時間解決涵蓋文學、結構、表演等範疇的「長期題」,並於8分鐘內以英文表演向裁判展示方案。例如2024年賽題之一為「溶解湯匙之謎」。
//(做道具的時候)體現合作精神。—小六生鍾睎而//
用膳時間,開心坐埋一枱,冇飯氣攻心。
問到為何會喜歡這個比賽,在「第三個難題」組別二中得到亞軍、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學校隊伍小三生劉亦朗隨即衝口而出,指自己非常喜歡演戲;小六生鍾睎而則認為這個比賽十分有趣,贏了後更可跟同學們去美國繼續參賽,並表示喜歡與同學製作表演道具的時間,享受一起合作爭勝的氣氛。鍾睎而說:「做道具的時候可能一個人撐不住那些木板,所以就要兩個人一起撐住,然後找另外一些隊員負責,體現合作精神。」
//說英文很困難,但今年我們英文水平同時也很高!—小六生溫曉信//
在比賽期間,學生們需要利用英文去作「表演」,但這群小學生看似不用擔心英文會令他們帶來不便。六年級的葉巧兒表示他們分工清晰,有些人負責製作道具,有些英文好的同學負責寫劇本,還有喜歡跳舞的同學,就負責做動作。小六生溫曉信說:「說英文的確很困難,但今年我們的同學英文水平同時也很高!」
//在班房外絕對有助我們製作劇本或創作!—中四生張頌琳//
問到如何鍛煉創意思維,青年會書院隊長張頌琳認為應多觀察身邊事物,她以今次表演的服裝為例,正是參考了電影《朱古力獎門人》主角旺卡的衣服,「如果你好少觀察周圍的事物,整個人感覺會好死板」。她又指在戶外是學習,絕對比在班房上課有趣,皆因在班房外往往可以多接觸一些不同的事物,碰巧這個比賽非常需要創意,「在班房外絕對有助我們製作劇本或創作!」。
張頌琳認為平日應多觀察身邊事物。
【突破空間限制 學生升呢】
主辦方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執行幹事李道生表示,活動有助補足傳統教育中對「創意」的不足。「今次選址沙田烏溪沙青年新村,是因其場地寬敞,突破以往在中學課室舉行的空間限制,學生更可宿營、預先搭建道具及預演,提高比賽完成度,同時促進團隊合作與交流。」
李道生表示,活動有助補足傳統教育不足處。
青年新村空間大,處處有發揮空間。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