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中四「氫」弟幫 起動四驅車奔向未來

 2025-06-26
(大埔北區)中四「氫」弟幫   起動四驅車奔向未來

當新能源汽車逐步走入生活,氫能車亦成為未來可持續交通的其中一員。於首屆「氫能車競賽大挑戰2025」中,來自粉嶺祥華邨的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五位中四學生,設計並組裝出一輛以氫氣驅動的四驅車,獲得季軍。


透過設計與實作,親身體驗綠色科技的未來可能。


「我哋之前從來冇接觸過氫能車,外面資料又唔多,可以參加呢個比賽,我哋覺得好難得。」負責美術設計的胡永樂同學說。他們早前參加由主辦單位舉辦的STEAM工作坊,學習如何透過齒輪比、輪距和重心設計提升車輛效能,並應用於實作過程。


//最難搞嘅部分,其實唔係設計,而係之後裝返出嚟。//


從理論到實作並不容易。工程設計總監楊竣然笑說,「我哋好多時裝嘢嗰陣先發現,原本畫圖嗰啲螺絲位、亞加力板啲位,其實對唔晒,搞到有啲部件根本裝唔落。」最後,他們在不影響車輛性能的前提下,作出必要取捨,以調整原有設計保住穩定性。


設計階段看似順利,真正難關在組裝。「最難搞嘅部分唔係設計,而係之後裝番出嚟。」工程設計總監楊竣然解釋:「我哋好多時裝嘢嗰陣先發現,原本畫圖嗰啲螺絲位、亞加力板空間,其實對唔晒,搞到啲零件會頂住,唔夠位裝。」最後他們決定在不影響基本功能的情況下,捨棄部分設計細節,令整體結構更穩定實用。


新科技想發展得好,都要靠唔同領域嘅人一齊努力。 —四驅車小隊


比賽三項 速度負重爬坡

比賽包括速度、負重和爬坡三個項目,當中以「爬坡賽」最具挑戰。「我哋架車本身係為咗行得快,所以齒輪比設得低,但咁就唔夠力,加埋重心偏前,結果卡喺第一段斜坡,上唔到落唔番。」他笑言,雖然唔係每項表現都理想,但過程中學到好多實用嘅解難技巧。


//再遇到同樣情況,我哋已經唔使講太多,就知道各自要做乜。//


現場比賽充滿突發情況,亦令團隊印象最深刻。「負重賽第二輪出場嗰陣,架車釋放咗之後完全唔郁,原來係氫氣喉管入咗水。」外觀設計兼安全總監范藝耀回憶。他們即時分工應對,有人負責清理管道,有人穩住車身,幾次之後甚至已建立起默契。「再遇到同樣情況,我哋已經唔使講太多,就知道各自要做乜,算係熟能生巧啦。」


每個人都找到可發揮的位置。


【少年有Say】

電動車配套不足 社區發展仍須努力

來自北區的五位學生,平日生活圈子大多圍繞粉嶺和上水。他們坦言,過去在社區內鮮有接觸新能源技術。「我住開呢邊,成個社區都好少見電動車,充電位更加唔多,太陽能板都冇乜見過,感覺啲配套仲好有限。」他們說。


經歷今次比賽後,對氫能這類新能源技術,有了實際而深刻的體會。「之前以為氫能只係課本入面啲理論,冇諗過原來現實中真係有得發展,仲可以用嚟推動架車。」主車手曾憲泓說,「依家我知道,氫能唔係曇花一現,未來唔同地方、商業或者民用都可能用得著。不過新科技想發展得好,都要靠唔同領域嘅人一齊努力。」


獲獎同學展現創意與實力之餘,或埋下日後投身環保科技的種子。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



相關文章


(沙田)集體回憶靠我們一起創造 董健莉:要...閒話‧家常

(沙田)集體回憶靠我們一起創造 董健莉:要...

你還記得,在東鐵路軌旁的那個主題樂園嗎?你還記得,抬頭仰望摩天輪、巨型滑水梯渴望而膽怯嗎?你還...

(西貢)做好呢份工讓亡父自豪  張美雄:我想...閒話‧家常

(西貢)做好呢份工讓亡父自豪 張美雄:我想...

光陰易逝,年輕人為事業拚搏腳步匆匆,一走過頭卻留下遺憾。30出頭的張美雄已有這樣的體會,患末期腸...

(沙田)何偉俊──愛這片熱土 點會老土閒話‧家常

(沙田)何偉俊──愛這片熱土 點會老土

80年代末,中國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動盪。那一年,何偉俊還未升讀小一,聽父親說起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他...

(西貢)陳健浚──藝術人生 人生藝術閒話‧家常

(西貢)陳健浚──藝術人生 人生藝術

藝術是什麼?是無中生有的創造,抑或人生經歷的寫實總和?是一瞬間的靈感閃現,抑或長時間的觀察與琢...

(西貢)口罩中建立 濃濃街坊情 譚領律:鄰里...社區人家

(西貢)口罩中建立 濃濃街坊情 譚領律:鄰里...

2003年,被沙士陰霾籠罩的香港,大家至今難忘。這一年,社區新丁譚領律走進翠林邨,在一個個口罩中硬...

(沙田)助人為樂 不應計較得失 李世榮:同街...社區人家

(沙田)助人為樂 不應計較得失 李世榮:同街...

「叫我世榮得啦!」眼前這個「80後」回到辦事處便忙個不停,這天他正為一個家中單位遇火災的街坊,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