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鞍山新港城五期一角,一間不太起眼的小店,飄出陣陣烤肉香與蒜蓉醬的氣味,吸引不少街坊駐足——這裡就是由Chef Lai主理的「Sick! Burger」漢堡包小店。Chef Lai憑一份堅持與創意,在區內打響了名堂!
番茄醬係我自己落洋蔥、蒜、茄膏慢炒,調味之後打碎,用心去做,街坊會知。 ——Chef Lai
//喺Fine Dining做得好辛苦,想試下做啲自己話事、真心好味嘅嘢。//
Chef Lai曾在多間米芝蓮餐廳、私人會所擔任主廚。疫情爆發後,他轉向簡單卻講究的漢堡,選址自己居住的馬鞍山開店,用手工與誠意重新定義快餐。他笑言:「以前喺香港好難搵到一個我覺得真係『正』嘅漢堡,所以索性自己做。」
店名「Sick! Burger」源於Chef Lai在英國工作時的回憶——當地同事常用「sick」來形容「型」或「超正」,他希望自己的漢堡也能令人有同樣驚喜。店內招牌之一是「Double! Sick(雙層牛肉漢堡)」,選用100%手打安格斯牛肉,配上自家製蒜蓉茄醬與焦糖洋葱,咬下去肉汁橫流,甜鹹平衡。
另一款「Sick! Fish(魚柳漢堡)」則以英式啤酒炸漿包裹銀鱈魚,再佐以紫洋蔥酸忌廉,口感酥脆又爽口。每款漢堡的麵包、醬汁都由店內自製,「連番茄醬都唔係現成,而係我自己落洋蔥、蒜、茄膏慢炒,調味之後打碎,用心去做,街坊會知。」
這位主廚將烹飪心得娓娓道來。
Chef Lai自豪地表示,全自家製出品融合港式風味與西式手藝。
//有時熟客唔使落單,我見到人已經知佢要乜,呢啲係大型連鎖店畀唔到嘅人情味。//
小店座位不多,但有不少街坊熟客。「有啲婆婆嚟買漢堡,我第一眼會諗:咦,佢會食呢啲咩?但原來佢係會一個人坐低慢慢食晒,食完仲會同我講:『個包好香呀。』」這些場景,讓Chef Lai覺得「煮嘢唔止係為咗飽」,更是一種連繫。「有時熟客唔使落單,我見到人已經知佢要乜,呢啲係大型連鎖店畀唔到嘅人情味。」店舖開業至今已四年,即使疫情、移民潮與外賣平台成本壓力持續衝擊生意,他仍堅持「細細間做得精」做下去。
Chef Lai擅長將港式味道注入西式菜單,例如限定菜式「芫荽滑蛋沙嗲牛堡」、「阿華田奶昔」等。「香港人鍾意食咖喱、芫荽,我咪諗吓點樣變做一個包,出嚟又好味又唔古怪。」他表示,最滿足並非生意最旺,而是客人食完跟他說:「呢個包真係好食。」
「Sick! Burger」選址社區角落,空間不大卻擁忠實街坊熟客。
【細空間溢出真誠 拉近人與人距離】
在銅鑼灣開設第二分店後,他仍經常回來馬鞍山。「我太太放完學接小朋友,有時會落嚟幫手,我個女都試過幫我抹枱、寫配料,覺得好似玩緊煮飯仔咁,開心過補習。」
節奏慢、空間細,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近了。「你企喺廚房都聽到人講乜,食客睇住你整,大家都真誠少少,呢個就係我想要嘅小店。」回看這幾年走過的路,Chef Lai坦言,難關不少,但心裡仍然相信:「唔係淨係大品牌先值得講,小店都有自己嘅味道,甚至可以講故事。」
Chef Lai補充,雖然7月即將在中環開新店,但他會定期回馬鞍山店坐鎮,親自監督食物質素,同時與熟客保持聯繫。
每天營業前,準備自家醬料與手工漢堡包,務求細節見誠意。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