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北區)學生創意練升旗 沉浸節奏每個星期

 2025-07-10
(大埔北區)學生創意練升旗 沉浸節奏每個星期

每逢升旗禮,旗幟能否準時升頂、節奏一致,往往是最難掌握的一環。來自大埔的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二中學,高中生曾昭然與余增輝身為升旗隊成員,深明箇中挑戰。他們發揮創意,設計出名為「掌握預『旗』」的模擬訓練裝置,讓使用者因應不同場地設定旗杆與旗幟,並在模擬環境中練習升旗節奏。該作品入圍第四屆「香港創科展」。


成日要靠經驗估升旗節奏,表現好難穩定。—「掌握預旗」2人組


每逢升旗禮,好好掌握節奏十分關鍵。


//我哋經常去唔同地方參與典禮,但每個場地旗杆高度都唔一樣,現場又得一、兩次練習機會……//


「作為升旗隊一員,我哋經常去唔同地方參與典禮,但每個場地旗杆高度都唔一樣,現場又得一、兩次練習機會,成日要靠經驗估升旗節奏,表現好難穩定。」曾昭然解釋。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與拍檔余增輝決定以科技入手,研發出「掌握預『旗』」升旗訓練裝置。裝置可連接手機App,模擬不同場景下的升旗流程,讓使用者更有系統地訓練節奏,提升準確度與表現穩定性。


讓使用者因應不同場地設定旗杆與旗幟。


//我覺得學校真係好鼓勵我哋動手試。//


創作過程並不順利。最初裝置與App無法連接,令兩人感到氣餒。「當時真係諗過放棄,點試都連唔到App。」他們說。後來參加創科展的工作坊,在導師建議下改用Wi-Fi傳輸模式,兩人回校重寫程式,終於解決技術問題。「嗰日帶住模擬旗杆去workshop,導師建議我哋轉做Wi-Fi傳輸,結果返去一試就成功!」


作為校內STEAM教育成果的代表之一,兩位同學表示,學校在課堂內外提供充足支援,讓他們從初中起就有機會接觸創科項目。「中學時玩過水火箭、編程、跨科Project,到而家整成一個完整裝置出展,我覺得學校真係好鼓勵我哋動手試。」


升旗隊成員全情投入訓練。


//我哋都希望將來可以讀理科相關科目,甚至從事教育工作。//


即將升上中六,他們不約而同表示:「可能呢件係我哋中學生涯最後一件創科作品,之後要專心準備升學。不過,我哋都希望將來可以讀理科相關科目,甚至從事教育工作,希望幫下一代學生多啲動手、多啲創意。」


他們希望產品可令社區組織受惠。


【小願望】

望產品擴至社區層面用

曾昭然和余增輝這對好拍檔,由去年11月開始構思,到今年4月才完成穩定版本,中間經歷多次改良與測試。曾昭然回憶,第二次模擬簡報(mock pitching)時,評審提醒他們要多從使用者角度出發,講清楚產品價值:「我哋一開始淨係講技術同效果,冇諗過老師或者教練點解會想買——原來要強調平、簡單、有成果,先會吸引人使用。」


除了校內應用,他們也想到擴展產品至社區使用。「例如童軍、少年警訊、義工團體都會有升旗訓練,佢哋一樣會面對場地唔同、無法練習等問題。我哋覺得呢套系統唔止學校啱用,其他社區組織都可以受惠。」


裝置由構思到完成歷時半年。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



相關文章


(沙田)集體回憶靠我們一起創造 董健莉:要...閒話‧家常

(沙田)集體回憶靠我們一起創造 董健莉:要...

你還記得,在東鐵路軌旁的那個主題樂園嗎?你還記得,抬頭仰望摩天輪、巨型滑水梯渴望而膽怯嗎?你還...

(西貢)做好呢份工讓亡父自豪  張美雄:我想...閒話‧家常

(西貢)做好呢份工讓亡父自豪 張美雄:我想...

光陰易逝,年輕人為事業拚搏腳步匆匆,一走過頭卻留下遺憾。30出頭的張美雄已有這樣的體會,患末期腸...

(沙田)何偉俊──愛這片熱土 點會老土閒話‧家常

(沙田)何偉俊──愛這片熱土 點會老土

80年代末,中國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動盪。那一年,何偉俊還未升讀小一,聽父親說起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他...

(西貢)陳健浚──藝術人生 人生藝術閒話‧家常

(西貢)陳健浚──藝術人生 人生藝術

藝術是什麼?是無中生有的創造,抑或人生經歷的寫實總和?是一瞬間的靈感閃現,抑或長時間的觀察與琢...

(西貢)口罩中建立 濃濃街坊情 譚領律:鄰里...社區人家

(西貢)口罩中建立 濃濃街坊情 譚領律:鄰里...

2003年,被沙士陰霾籠罩的香港,大家至今難忘。這一年,社區新丁譚領律走進翠林邨,在一個個口罩中硬...

(沙田)助人為樂 不應計較得失 李世榮:同街...社區人家

(沙田)助人為樂 不應計較得失 李世榮:同街...

「叫我世榮得啦!」眼前這個「80後」回到辦事處便忙個不停,這天他正為一個家中單位遇火災的街坊,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