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葵涌邨的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下稱全二),校園內貼滿學生的畫作和活動照片,每一幅作品都見證了孩子成長的足跡。校長謝家盈說:「我的教育理念是每個孩子都是獨特而尊貴的,學校就像一個花園,每位學生都是其中一朵獨特的花。」對她來說,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更是孩子們自由成長、發揮潛能的天地。
學校就像花園,每位學生都是獨特的花。—謝家盈
//我們為學生提供專業舞台,燈光設置如同劇院。//
謝校長深信,「每個孩子的潛力無限,學校的責任是提供發揮潛能的平台。」這也是她教育的核心。每年,學校舉辦「演藝欣賞日」,讓學生展示整年的學習成果。她表示:「我們為學生提供專業舞台,燈光設置如同劇院,這是他們展示才華的時刻。」她回憶,一位平時較為安靜的學生,在舞台上表演時,瞬間發光,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
此外,為了更好地幫助小一學生適應新校園,全二設立了「同心大冒險」取代傳統評估。謝校長說:「透過各種互動形式,老師觀察學生表現,根據能力給予反饋。」例如,中文科的「字詞不見了」和數學科的「數字糖黐豆」,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學習認字和計算。
孩子在舞台上,都搵到發光發亮的時刻。
//我的相簿裡,幾乎全是與學生的合照。//
教育,對謝校長來說,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建立能夠支持學生的關係,讓他們在成長中感受到關愛與理解。她回憶,經常會有學生邀請她一起用餐,進行「girls talk」,並表示:「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為這代表學生對我有信任,願意向我分享心事。」
她還提到,學生生日時可以穿便服回校,並親自到校長室領取生日禮物。小小的日常互動,使她與學生之間的情感聯繫更加深厚。謝校長笑著說:「我的相簿裡,幾乎全是與學生的合照。」
不枯燥的假期作業,讓學生開心學習。
//(談學生「畢業禮物」)信、望、愛。//
謝校長相信,除了學業成績,學生更應學會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她希望每個畢業生都能帶走三樣寶貴的禮物:「信、望、愛。」她解釋道:「信是對自己有信心,對天賦有信心;望是對未來充滿盼望,尤其是在現今的壓力環境中;愛是帶着愛,無論是對自己、對老師還是對同學。」她強調,帶着愛的學生將能擁有更多的力量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假期後歸來,學生大玩三日「健康特攻隊」。
【強調資源共享 助整個社區成長】
來到全二之前,謝校長是在天水圍的「中華基督教會方潤華小學」任職。成為「全二人」的第三年,她深刻體會葵涌社區家長的特質:「這裡的家長,雖然社經地位不高,教育水平也許不高,但他們非常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例如有學生爸爸是髮型師,每年在『演藝日』上,他會為學生設計髮型;有學生媽媽會幫忙化妝……」這些點滴,讓謝校長印象深刻。
此外,謝校長強調社區資源的共享。每當學校舉辦讀書分享會、家長教育講座等活動時,她都會開放給其他幼稚園的家長參加,讓更多家庭受益。她說:「既然邀請了這麼多優秀的嘉賓,為什麼不共享資源呢?」這種資源共享精神,冀幫助整個社區共同成長。
葵涌特色學校,充滿地方情味!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