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人生規律,我們無法去扭轉,亦無法阻止記憶的流逝。洪麗晶(Rita)則透過現代科技將長者的人生故事拍攝起來,讓這些故事得以留存至下一代,不被時間所遺忘,希...
屯門、元朗一帶不乏鄉郊地方,空氣清新而且環境寫意,吸引不少長者聚居。惟每次外出採購後,需長途跋涉把沉甸甸的物品帶回家,對老友記的生活造成挑戰。有中學團隊了解情...
運動除了令人健康,使人快樂,還有就是擁有最強的凝聚力,它可以把一群來自不同背景、毫無關係的人拉在一起,而熱血並未因而減少濃度。30年前,欖球運動凝聚了一班大埔人...
節能減廢,是香港人不斷提倡的可持續生活模式,但往往只著眼於「減塑」、「省電」等方向,甚少提及紡織廢物,有中學生則希望以科技創新,從源頭穿衣習慣開始鼓勵港人減少...
在電子產品還沒有面世的時候,每個年代總有熱門的實體玩具,孩童拿在手裡以至僅僅遠距離的注視,幸福感就油然而生,公仔紙在本地六十年代便是著名例子。目前,在坊間可找...
香港除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由於三面環海的地理位置,形成昔日發展蓬勃的漁業和海味業,養活了不少岸邊家庭。陳鏗(Samuel)和叔叔在內的一家人,就是其中一份子,過去經...
新界北的農田,不少已納入發展為北部都會區(簡稱:北都),部分範圍或許「摘去鮮花,然後種出大廈」,而有部分看似荒蕪之境的農田,近日給專家發現竟是上百種生物的孕育...
現今世代「10後」孩子,童年的最親密玩伴或許都是「電子奶嘴」,機不離手遊走虛擬世界。邊訪問邊回看成長相簿,24歲的Natasha細說零舍不一樣的孩童回憶:身為混血兒,自幼...
上學是每位孩子的權利,但對於患有罕見病的梁子悠,每周能夠有兩日回到校園,就需要經歷各種艱辛過程,因此她很珍惜在校能夠見見同學,和老師打招呼的每個機會。梁子悠:...
每天製造大量垃圾,我們似乎已變得習以為常,對於在將軍澳堆填區工作的劉兆賓(Alvin)卻有另一番感受。他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積極推動垃圾減量和循環再造的理念,...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