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除了令人健康,使人快樂,還有就是擁有最強的凝聚力,它可以把一群來自不同背景、毫無關係的人拉在一起,而熱血並未因而減少濃度。
30年前,欖球運動凝聚了一班大埔人,他們一鼓作氣為理想前進,不久就成立了欖球會,至今已傳承了好多個三年。
欖球運動凝聚背景不同的人。
因為一群欖球迷為理想而去「達陣」(欖球術語為「Try」),大埔龍欖球會1993年成立,至今正好是30周年。
//Terry:「兒子打欖球衝破了自己的框框,吸引了我來參加。」//
球會代表阿傑談創會歷史:「以前係由一班玩欖球嘅小朋友嘅家長去成立,希望小朋友成長後可以繼續喺大埔區入面打欖球。」直到今天,現役球員已經是第三、第四代的球員,「由起初只有一支男子隊,到現在一共有三支球隊,其中一支為女子隊,球員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18至40歲不等。」與其說是大埔龍是一支球隊,他們更像是一家人,薪火相傳。
兩位年度最有價值球員分別是阿亨和Terry,同樣加入球會近五年。Terry憶述打欖球來由:「我的兒子打欖球,他以前細個很怕事,但玩這個運動後有改變,好像衝破了自己的框框,也吸引了我去參加,做運動令我好像比同齡的人更年輕。」Terry也感恩欖球拉近和兒子的距離,「很多欖球的事都可以和他討論,兩仔爺『講波經』,多了話題。」
常與隊友一起,有時仿如大型家庭聚會。
//阿亨:「這裡會接受不同人的意見,你肯講大家就肯聽。」//
至於阿亨,打欖球的經驗較多,也去過不同球會,但仍是覺得大埔龍最有人情味,感覺最溫暖。「對這個球隊第一印象,覺得名字好像是『打爛仔交』,但進了球隊後令我刮目相看,很多球會有分小圈子,但這裡會接受不同人的意見,你肯講大家就肯聽。」
球場以外,雖然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學業,但練習後大家不是各散東西,一定會一起吃飯聊天。阿亨分享:「大家分佈在十八區,港島九龍都有,沒可能球場外可以走遍十八區跟大家建立關係,所以我們每一次練完波一起吃飯,檢討比賽或練習的事。」阿亨認為,從平日生活中了解大家的性格習性,可在球場上互補不足。
此外,球會也會舉辦不同的活動,促進新舊隊員的互動和認識,夏天有行山、水上活動,到秋冬季會因應節日舉辦萬聖節、聖誕節派對。賽季完結就會有年度晚宴,會總結一年努力成果,阿傑形容為「派成績表時間」
阿傑(左)稱欖球讓孩子明白紀律的重要性。
【團隊精神學分工 孩子成長樂無窮】
球會在四月到八月這休季期間,有不同訓練班和活動以推廣欖球運動,讓大眾體驗當中的樂趣。阿傑表示:「孩子可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打欖球要其他隊友分工配合,一個人無論幾厲害都打不到全場。」球場上,欖球員經常把齊上齊落掛在口邊。阿傑希望,即使在球場外,大家仍然保持這態度,去幫助身邊的人,以至是鄰里社區。
球會主要練習場地主要基於在大埔,附近太和、沙田、大圍,以至北區巿民也方便參與。「近年,大埔廣福公園足球場進行了翻新,現時已經成為一個標準欖球場,我地可以係呢度近距離咁畀大埔區市民,去感受欖球運動嘅熱血與激情。」
賽季由十月到三月舉行,逢周六比賽一次。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