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實施在即,每天可處理300公噸廚餘、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O.PARK2,正於羅湖沙嶺興建,預計於今年投入運作。惟3月環境及生態局指出,因疫情延誤及工程有所變更,要向立法會提出追加撥款1.3億元。有議員指支持第二期的優化設計,但擔心第三期選址觸礁,而影響廚餘回收處理量。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接近落成。
大嶼山小蠔灣內設環保教育展區。
第1期在小蠔灣 每日處理200噸廚餘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1期位於大嶼山小蠔灣,於2018年7月起已全面運作,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已作源頭分類的廚餘。隨着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於本月「先行先試」,並最快在8月全面實施,全港各公共屋邨等地,均全速安裝智能廚餘機推動環保回收,避免棄置堆填區。
中心第一期於2018 投入運作。
第2期在沙嶺 厭氧分解廚餘發電
為應對增加的廚餘量,政府於2019年開始於羅湖沙嶺禁區,興建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2期,該中心與第1期中心一樣,透過厭氧分解技術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殘餘物可轉成為副產品堆肥,用於園林綠化和農業生產用途。
中心將每日最多300噸廚餘,轉化為生物氣後,除供應設施內的電力及熱能需要外,每年可發電約2,400萬度。當局預計O.PARK2啟用後,每年可減少約110,000公噸運往堆填區棄置的廚餘,並減少約67,000公噸溫室氣體的排放。
中心第二期位於沙嶺禁區內。
厭氧分解缸,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發電。
多因素引發超支 當局申追加1.3億撥款
2022年10月,O.PARK2舉行平頂儀式並繼續建築工程。惟3月環境及生態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因工程變更及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需要超支1.3億元,預算費用由24.5億元增至25.8億元。當局指,根據O.PARK1的運作經驗顯示,O.PARK2設計需要在硬件中作出改善,以處理氣味和污水問題,以及提升運作率。該工程改動涉及1.5億元。
另外,受早前新冠疫情及俄烏戰事影響,建造業和物流人手大幅下降,跨地人員往來和貨運出現嚴重阻礙,加上機件供應緊張及建築物料供應鏈受阻,令價格大幅上升,因此再超支約2.4億元。扣除早前撥款中有應急費1.7億元餘額,抵銷部分額外的開支,最終尚欠1.3億元,需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追加撥款。
中心第二期2022 舉行平頂儀式。
有機資源回收中心位置圖
陳紹雄望當局 盡快物色第3期選址
本身是香港城市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客座教授、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紹雄指出,他支持當局參考O.PARK1的日常運作的經驗後,提出優化O.PARK2的設計,認為新改動可避免廚餘產生臭味,及增加系統的穩定性。
他解釋經改動設計的內容,就是將廚餘接收系統由原本只有個中央儲存坑,改為四個有蓋連活動地板的儲存坑,並由刀割式粉碎機,改用錘式粉碎機,以提升運作效率。
惟陳紹雄直言,原選址元朗石崗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三期O.PARK3計劃,最終因土地不適合發展而需要擱置,但當局仍維持預計2030年代中期本港處理廚餘能力(即為每日約1,500多公噸)。在這情況下,就聯同O.PARK2已知設施處理廚餘量為600公噸計算,他擔心當局未有充足計劃,處理其餘並持續增加的廚餘。因此,他希望當局能盡快物色新的選址。
陳紹雄表示,二期設計可增系統穩定性。
北區O·PARK2 的落成效果圖
環團憂慮:處理量趕不及回收增長
政府原擬於元朗石崗興建第三座廚餘處理設施O.PARK3,惟經過可行性研究後,去年環境及生態局指該土地並不適合發展廚餘廠,當局並指廚餘預處理及「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技術更具成本效益及佔地較少,故日後會集中發展相關設施及技術以處理廚餘。
現時,O.PARK1及大埔和沙田污水處理廠「廚餘/污泥共厭氧消化」,目前合共能處理300公噸廚餘,聯同O·PARK2全面運作後每日能處理600公噸廚餘量,佔全港日產3,000噸廚餘約兩成。惟有環保團體擔心,「垃圾徵費」實施後廚餘回收量增加同時,處理量未能趕及需要。原因是,沙田污水廠在2029年遷往岩洞後不再處理廚餘,而規劃中能處理廚餘的兩個污水廠/淨水設施將在2031年才落成,再加上O.PARK3未有進展。
團體表示,估計到了2034年,全港每日廚餘回收處理量只能達到1,500公噸,佔全港日產廚餘量僅一半。
政府大力增加智能廚餘回收機。
全港現每日生產約3,000 噸廚餘。
【垃圾徵費 14處所先行先試】
4月1日起,垃圾徵費開始在14個處所包括政府合署、公私營住宅、「三無」大廈、食肆及院舍等地方試行。新界試行地點包括荃灣滿樂大廈安寧樓,大埔新達廣場、屯門卓爾廣場及大圍漢年茶餐廳;另外亦包括屯門兩間院舍,分別是嘉濤耆樂苑及新生精神康復會屯門長期護理院。
當局解釋,由於政府總部垃圾的徵費方式並非按袋計算,而是按垃圾重量計算,在檢視徵費或遇到的問題上參考價值有限,因此未有納入「先行先試」計劃當中。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重申,政府有決心落實計劃,14個試點均會各派人員,深入了解參與者的經驗及其感受,實際運作情況,因此毋須太多試點參與,到一至兩個月後會向立法會再滙報先行先試推進情況,屆時會交代「垃圾徵費」確實時間表。
14 個地方及處所已實施「垃圾徵費」先行先試。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環保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