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去年7月追蹤報道提及,西貢水域有一條健康布氏鯨出沒,吸引大批市民乘船出海圍觀,惟半個月後牠不幸浮屍牛尾海。事隔一年,漁護署於今年7月公布其死因調查結果,雖然未能確認觀鯨船是元兇,但專家證實其致命傷是被船隻高速撞擊鎅死。有專家及地區人士表示,希望市民及部門可以汲取今次教訓,制定好應變計劃,以至賦權漁護署有更多權力處理類似事件。
去年7 月中布氏鯨出沒,吸引船隻出海觀賞。
長8米幼鯨去年現西貢 掀市民專乘出海追星熱
去年大約7月13日開始,一條身長8米的年幼雄性布氏鯨在西貢牛尾洲對開近岸現身,當時鯨魚狀態不俗,更不時上水張開嘴巴覓食,吸引附近遊人注意。其後,愈來愈多人專乘出海一睹鯨蹤,不少船隻徘徊在鯨邊更近距離包圍牠。水警、漁護署及海事處等部門,已多次勸喻市民及載客船隻負責人不要出海「追鯨」。
惟可惜的是,該條鯨魚在去年7月31日被發現浮屍海面,有漁民近看鯨身,更發現其內臟外露,其後相關部門將鯨魚屍體移到附近的萬宜水庫西壩,進行鯨屍解剖工作。直至今年7月19日,漁護署召開記者會,公布該鯨魚的死因調查結果。
去年7 月31日, 該鯨魚不幸被發現浮屍牛尾海。
同日, 躉船將鯨屍移到萬宜水庫西壩附近空地。
專家小組分析:鯨傷非由漁船舢舨造成
綜合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的報告,以及兩位來自澳洲及西班牙專家的意見,專家小組相信有關布氏鯨是於去年7月30日早上至31日早上期間,被一艘快速行駛的船隻撞擊,傷及其背部和脊椎導致其即時死亡。
保育海洋哺乳動物專家小組主席梁美儀指出,鯨魚有兩個嚴重傷口,惟綜合報告分析資料指,無法確定有關船隻種類。而在發現布氏鯨死亡前四日,鯨魚出沒的附近海域已無再發現任何觀鯨活動,而漁船一般不會如此高速行駛,加上配備舷外發動機的釣魚舢舨及快艇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傷口,因此相信有關傷口並非由漁船或釣魚舢舨造成,較大可能是由其他類型如大型商用船隻造成。
愈來愈多船隻觀鯨,部門在附近觀察並避免船隻靠近。
該鯨魚出沒數日後,被拍攝到背部出現傷勢。
李嘉欣贊成修例 禁止觀鯨更要有應變措施
西貢區議員李嘉欣向《我家》表示,雖然事件發生距今已逾一年,但當報告指出原本健健康康出沒在西貢的布氏鯨是被船隻撞擊奪命時,這個結論難免令人惋惜,希望社會可汲取今次教訓。
李嘉欣贊成當局修例禁止觀鯨,尤其在發現有鯨魚靠近相關海域時,漁農署能採取即時應變措施,例如是與水警合作在管理區範圍限制不同船隻航行或觀賞,相信能在一定時間內減少船隻傷害鯨魚的風險,讓其能順利返回棲息地。
李嘉欣認為在禁止觀鯨之餘, 更要有即時應變措施。
【去年布氏鯨死亡位置】
【專家有話說】
鯨胃無食物 反映未必適合港生活
對於布氏鯨在西貢海域死亡,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去年曾否認當局介入遲緩,被指因無設立「禁船區」避免令出沒的鯨魚受傷。謝展寰當時指法例程序複雜,需時或數以月計,加上鯨魚「周圍走」,設置禁船區在技術方面有難度。
日前,漁護署副署長黎存志透露,在去年解剖死去的布氏鯨後發現,鯨魚胃中並無發現食物,相信牠在香港海域未能找到足夠食物維生,同時反映香港環境未必適合鯨魚生活。
漁護署發言人向《我家》表示,署方已就今次事件作出檢討和跟進,並計劃研究修例,禁止觀鯨活動。保育海洋哺乳動物專家小組主席梁美儀回應指,今次是首次有布氏鯨被發現進入香港水域並不時露出水面,形容當時相關部門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作出應對。雖然事件最終結果不理想,但政府已審視管理方案,並正在制訂更好的應變計劃,倘將來面對相同情况,相信可更好地提升對稀有水上動物的保障。
梁美儀指鯨魚致命傷口,較大可能由大船造成。
【區區顯關愛】
社區保姆奉獻愛心 激發隊員服務熱誠
西貢29隊小區關愛隊於2023年10月成立,其中一項工作是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服務轉介及家訪等支援。8月初,身兼西貢關愛隊總指揮的西貢民政事務專員馬瓊芬,聯同寶林及慧茵小區關愛隊,前往寶林邨及茵怡花園家訪。
在該次家訪團中,各人先到寶林邨的一戶託管家庭進行家訪。探訪的女子擔任社區保姆已逾15年,現時為兩個家庭看管孩子。該社區保姆透露,她是靠一張傳單而認識寶林小區關愛隊,其後亦因此尋找他們協助解決高空擲物的滋擾,讓他照顧的孩子不用再受影響。
寶林小區關愛隊隊長譚竹君事後引述馬瓊芬探訪後表示,社區保姆的工作並不容易,與關愛隊同樣為回饋社區作出貢獻,家訪時看到保姆與兩位獲照顧的孩童能愉快相處,也令在場的關愛隊成員為保姆的愛心及付出動容,同時也鼓舞了關愛隊成員服務社會的熱誠。
關愛隊與馬瓊芬(右)探訪社區保姆家庭。
西貢寶林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健明邨居民協會
電話:61833005
西貢
交通
民生
生活
環保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