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墟再造水廠於去年3月投入服務,至今剛滿一年。該廠將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排放水,作進一步處理,並加入藍色食用色素後生產成再造水,供應予上水四個屋苑及三間學校沖廁。有居民向《我家》報料指,再造水氣味難聞,又臭又多雜質,顏色有時亦會變成灰黑,令坐廁變得易有污垢。有地區人士建議,長遠再造水可回復為無色無味,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石湖墟再造水廠去年3月投入服務。
有人指憂臭水帶病毒 有人稱礙「監察健康」
自去年6月起,上水清河邨、祥龍圍邨及寶石湖邨開始使用再造水沖廁,惟有居民一直對再造水抱有質疑。有祥龍圍邨居民直言,自從廁所轉用再造水之後,馬桶變得很髒,多了更多污漬而且令廁所又腥又臭,更擔心該批難聞的臭水會帶有病毒;有街坊亦擔心,是因為再造水骯髒,水務署才加入顏色作遮掩。
其後,上水旭埔苑亦在去年9月成為首個使用再造水的私人屋苑。有旭埔苑居民對再造水亦同樣抱有質疑。有人不滿突然要轉用氣味難聞的再造水沖廁,亦指再造水加入藍色食用色素後,難以在如廁後觀察排洩物的顏色,以監察健康。
有祥龍圍邨居民指,再造水有時灰黑色兼帶腥臭。
水中加藍色食用色素 助識別再造水與食水
事實上,因應上水、粉嶺及附近新發展區人口增長所帶來的排污量增加,渠務署早於2019年展開石湖墟污水處理廠原址重建工程,分階段增加污水處理量,並提升污水處理後的水質。藉此契機,水務署在石湖墟同時興建再造水廠,並於2024年3月投產,為部分經石湖墟污水處理廠三級處理後的排放水,加入用作控制細菌含量的化學品次氯酸鈉,作進一步處理後生產再造水。
為確保在輸送至用戶過程中能維持水質標準,水務署亦在再造水中加入適量餘氯,同時由於再造水無色無味,水務署亦在水中加入藍色的食用色素,讓用戶可憑肉眼識別再造水與食水,以防止喉管被錯誤接駁或使用。
「水加藍」原意讓用戶易辨識為再造水。
劉鎮海(中)建議長遠再造水可回復為無色無味。
區議員建議 長遠可回復無色無味
北區區議員劉鎮海向《我家》表示,明白居民對轉用再造水的改變,及不詳細了解要改用再造水而產生疑慮。他認為,水務署實施再造水計劃是為珍惜寶貴食水資源,令本港長遠可持續發展的方案,因此他十分支持,亦希望市民了解其用意後包容及支持轉用再造水。
劉鎮海又指,明白署方在過渡階段為再造水加入顏色,是希望令市民更易分辨再造水,避免錯誤當作食水處理。他認為,未來當市民大眾適應後,可考慮調低顏色深淺度,甚至將再造水回復為無色無味。另外,他又認為可多加宣傳再造水,以獲得更多市民理解及支持。
水務署回覆證實,在住戶轉用再造水初期曾接獲少量市民就再造水提出意見,主要涉顏色深淺變化,及再造水顏色對沖廁器具造成清潔問題。該署指出,再造水顏色因應供水量變化出現深淺色是正常現象,不影響沖廁效果及用水安全,而該染料亦不會玷污沖廁器具。
去年9月,轉用再造水的範圍須一度停水。
清河邨屬先轉用再造水沖廁的屋苑之一。
開發再用水資源 齊參與可持續發展
現時香港供水系統有三個主要來源,包括從廣東輸入的東江水、本地集水區收集的雨水及沖廁用的海水。繼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階段於2023年底開始運作,為本港供水系統引入淡化海水後,位於石湖墟的全港首座再造水廠,亦於2024年3月20日投入服務,為本港供水系統引入再造水又一新水資源。
水務署預計,在古洞北新發展區及粉嶺北新發展區全部用戶入伙後,該廠將全面投產,每日再造水產量可達7.3萬立方米,供應北區予約52萬名市民使用作非飲用用途,為香港每年節省約2200萬立方米食水消耗量,即約逾4800萬元開支。該署透露,長遠目標是希望將循環再用水及海水沖廁的覆蓋率,由現時八成半人口增加至九成。
該署亦正積極發展中水重用,作另一循環再用水資源。中水即是從浴室、洗手盆、廚房洗滌盆和洗衣機等地方收集的水,經處理後同樣可以重用,作沖廁等非飲用用途。水務署在安達臣道石礦場用地發展區發展中水重用系統,處理居民的中水作沖廁用途。該系統亦於今去年底開始分階段供水。
旭埔苑沖廁亦由食水改作再造水。
為保水質標準,再造水有加入適量餘氯。
【區區顯關愛】
太和爆水管 晚飯前搶修完成
太和邨於3月8日上午8時許發生爆食水管事故,邨內三幢樓宇包括喜和樓、愛和樓及新和樓當日一度暫停食水供應,大埔太和小區關愛隊隨即到場,向市民傳達停水及搶修水管進展等資訊,並協助有需要住戶取水。
大埔太和小區關愛隊隊長麥成灝向《我家》表示,當日太和邨管業處及業主立案法團,要求大埔民政處啟動小區緊急服務支援後,民政處隨即聯絡水務署安排水車到太和邨為邨民供水。該關愛隊在水車到場後亦隨即安排義工,協助有需要住戶取水回家使用。
團隊協助有需要居民在水車取水應急。
麥成灝又指出,關愛隊在場亦做協調工作,助有需要街坊使用太和鄰里社區中心的洗手間,並要求中心清潔工加強服務以應付需要。他透露,經半日搶修後,受損喉管成功在當日晚飯時間前的下午6時許完成修復,三棟停水大廈陸續恢復供水。
太和邨3月8日上午有爆食水管事故。
大埔太和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大埔青年協會
電話/WhatsApp:63581806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環保
房屋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