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路邊「屋仔」耐人尋味 居民經過皆掩鼻

 2025-07-10
(沙田)路邊「屋仔」耐人尋味  居民經過皆掩鼻

自馬鞍山錦駿苑落成入伙後,西沙路旁行人路的人流增多,他們不約而同發現一個問題。事源5月初後,相繼有居民反映路中有建築物傳出臭味,令他們每次經過皆需掩鼻而行。後來經調查後,地區得悉臭味源自大水坑附近的一間「屋仔」(氣閥室),懷疑有氣體從污水管經該處排出。有地區人士促請研究減低氣味影響的可行方案及美化外牆設計,獲有關部門採納。


居民曾懷疑臭味與搬遷濾水廠往岩洞有關。


「屋仔」是錦駿苑來往大水坑必經路。


臭味襲馬鞍山 與搬濾水廠有關否

涉事的建築物,是一間髹上灰黑色外漆的「屋仔」,位於西沙路近大水坑港鐵站的行人路旁,,已存在多年。「屋仔」門外設有配電箱,惟長年鎖上不對外開放,令它一直予人神秘的感覺。自2023年錦駿苑落成入伙,經該行人路來往大水坑港鐵站的途人亦因此增加。


然而,今年5月初,有不少錦駿苑居民經過時,嗅到「屋仔」內傳出臭味,由於經過的途人不知道「屋仔」用途,亦不知其產權所屬,因此一時間也未能確定傳出臭味的原因。同時間,大水坑一帶正進行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工程,有人擔心臭味與工程有關,因而向當區議員求助。


錦駿苑2023年5月起開始入伙。


傳出臭味位置鄰近沙田污水處理廠。


真正用途為氣閥室 渠署加壓污水管

一直跟進事件的沙田區議員姚嘉俊向《我家》表示,早於5月初接獲居民投訴「屋仔」傳出臭味,於是隨即了解「屋仔」用途,並於5月14日約同渠務署代表實地視察。他解釋指,該處實為渠務署用以加壓污水管的氣閥室,5月初曾因進行污水管復修工程而短暫停止污水輸送。在這情況下,在復水初期,就有少量氣體從污水管經排氣閥排出。換言之,近期傳來的陣陣臭味,與搬遷污水處理廠的工程無關。


姚嘉俊引述署方回覆指,該署得悉有關氣味問題後,已立即為排氣閥加裝臨時活性碳過濾裝置,改善氣味問題。他促請署方設法調整排氣方向,以減低氣味對途人的影響,並建議美化氣閥室的外牆,最終建議獲得接納,該署承諾會安排密封氣閥室向行人路的排氣口,並會接納美化外牆的建議,正安排施工計劃。


大水坑一間「屋仔」5月初傳出臭味。


地區人士約見當局 反映污水設施工程關注

另外,就馬鞍山居民因「屋仔」臭味所引起的疑慮,及對搬遷沙田污水處理廠往岩洞的工程關注,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聯同姚嘉俊,於6月約見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及渠務署代表,為居民表達有關工程施工與及處理氣味事宜等意見。會上,兩人亦反映雨季來臨的設施維修及防洪風險安排。


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於6月中,討論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往亞公角女婆山岩洞事宜。委員會談及餘下工程預算逾129億元的撥款申請時透露,工程最新造價由400至500億元降至328億元。對於有意見認為應延遲兩至三年在財政穩定後才搬遷,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在立法會上回應指,倘舊廠延長運作兩年要多花超過5億元維護保養,屆時相比延後搬廠所花的錢將會更多。另外,他亦提及舊廠不時氣味缸老舊出現問題,如期搬往新廠將會及早減少臭味飄至馬鞍山民居,可減低對居民造成滋擾。


渠務署計劃美化涉事排污渠氣閥室。(概念圖)


姚嘉俊(右)提改排氣方向等建議獲部門接納。


濾水廠未搬岩洞 屢傳惡臭

《我家》曾報道沙田污水處理廠2024年5月底故障事故。當日,一股糞味惡臭隨風飄到馬鞍山、火炭及第一城多處長達4至5小時。有居民稱被臭味嗆醒,更一度懷疑「有害」毒氣入侵。


渠務署事後證實,因該污水處理廠中一段污泥及廚餘消化系統喉管淤塞,導致有淤泥混合物溢出令臭味外洩。該署當日已立即採取補救措施,於同日晚上完成清理工作,並指氣味已消散。而環保署在城門河的實時水質監測,水中渾濁度亦因混合物外洩一度有短暫升幅,其後已回復正常水平。其間,溶解氧量及酸鹼值等主要水質參數則沒有異常。


而在2022年4月至6月,馬鞍山錦泰苑居民亦曾持續受「臭雞蛋味」滋擾,尤以大雨過後更為明顯,渠務署經調查後同樣指出,氣味因廠房進行緊急維修時短暫釋出。


沙田污水處理廠曾有喉管淤塞溢出惡臭。(資料圖片)


【區區顯關愛】

推廣樂齡科技 助長者跨越數碼鴻溝

沙田區「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之慶回歸社區樂齡數碼巡禮,6月24日於大圍保良局朱敬文中學禮堂舉辦,活動向沙田推廣長者數碼教育,促進社區樂齡人士對手機程式軟件、以及創新科技的認識與運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及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當日亦有到場支持。


(左起)黃志光、孫東、潘國山齊支持活動。


沙田田心小區關愛隊隊長潘國山向《我家》表示,活動由普通話文化協會主辦,沙田關愛隊承辦團體及區內學校等一同組成支援團隊,協助長者使用智方便、醫管局「HAGo」等手機程式。同時,活動亦邀請不同機構參與,向長者介紹日常範疇可應用的科技,以提升他們的幸福感之餘,亦希望他們在數碼生活上獲得實在支援。


潘介紹指,當日活動展出陪伴長者的機械寵物、定位拐杖、中醫電子把脈等樂齡科技,讓長者們跨越數碼鴻溝,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達至社區共融、長幼共融。他補充指出,「友智識」長者數碼共融計劃,由去年12月推行至今,在沙田區已服務超過3,400名長者,透過定時定點的培訓和支援,協助他們掌握數碼技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大圍早前舉辦慶回歸社區樂齡數碼巡禮。


沙田田心小區關愛隊

承辦團體:龍心義工團

電話╱WhatsApp:84931003

電郵:[email protected]



沙田

民生

生活

房屋

地區焦點



相關文章


(沙田)集體回憶靠我們一起創造 董健莉:要...閒話‧家常

(沙田)集體回憶靠我們一起創造 董健莉:要...

你還記得,在東鐵路軌旁的那個主題樂園嗎?你還記得,抬頭仰望摩天輪、巨型滑水梯渴望而膽怯嗎?你還...

馬騮仔召集!MONKICHI夏日動感運動會家‧多一點

馬騮仔召集!MONKICHI夏日動感運動會

置富Malls旗下各大商場趁暑假又有新活動,聯同OSARU NO MONKICHI於不同場景主題佈置展現活力,務必成...

(沙田)何偉俊──愛這片熱土 點會老土閒話‧家常

(沙田)何偉俊──愛這片熱土 點會老土

80年代末,中國經歷了一次重大的動盪。那一年,何偉俊還未升讀小一,聽父親說起香港與內地的關係,他...

(沙田)助人為樂 不應計較得失 李世榮:同街...社區人家

(沙田)助人為樂 不應計較得失 李世榮:同街...

「叫我世榮得啦!」眼前這個「80後」回到辦事處便忙個不停,這天他正為一個家中單位遇火災的街坊,籌...

(沙田)全港首個室內薰衣草園 身處沙田享受...家‧多一點

(沙田)全港首個室內薰衣草園 身處沙田享受...

每年盛夏都是「花之精靈」薰衣草及紫藤花羅盛放之期,日本的薰衣草及紫藤花花聞名於世,尤其櫪木縣足...

(沙田)帶著新聞觸覺 激發社區脈搏 林宇星閒話‧家常

(沙田)帶著新聞觸覺 激發社區脈搏 林宇星

做記者,心中總有一團火,帶著新聞觸覺與批判思維,窮追不捨,揭露陰暗、揭示真相。今年27歲的林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