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沙路及十四鄉近年有多個大型發展項目落成,令原本負荷已很大的馬鞍山對外交通更見壓力。T4主幹路去年動工,最快仍要2030才通車,有居民擔心上班上學遇嚴重塞車的問題,會更為惡化。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日將於12月7日舉行,新界東南選情競爭激烈,五名區議員爭奪當區兩個地方選區議席,各候選人為此出謀劃策,提出建議冀盡快作出改善。
大型發展相繼落成的西沙,與馬鞍山共用交通基建。
十四鄉樟木頭人口急升
十四鄉大型商場Go Park於去年落成啟用,46幢住宅樓宇近萬伙單位,將在未來幾年相繼入伙;樟木頭亦正進行公營房屋發展項目,工程如火如荼進行,預計2029至30年落成共3500個單位。
原本為鄉村的地方改建大型住宅,人口急速增加連帶車流亦大增。無論十四鄉還是樟木頭,也主要依靠2004年通車的馬鞍山繞道接駁石門,而使用沙田對出的三條隧道。
十四鄉Go Park商場去年啟用。
馬鞍山對外道路,繁忙時間屢現瓶頸擠塞。
樟木頭正進行公屋發展前期工程。
T4主幹路工程正施工,最快2030始完成。
就此,《我家》向新界東南候選人了解他們的改善建議,多個候選人承諾會緊盯T4主幹路的項目進度。
葉傲冬:規劃T6宜增出口
一號候選人葉傲冬(民建聯)促請當局加快T4工程進度,以疏導區內交通,做好分流。他並認為港鐵屯馬線,應展開延伸到十四鄉的可行性研究,考慮增加列車提升運載量。另外,葉亦提出在規劃T6項目時,宜新增出口直接到馬場和擴闊大老山公路,以應付更多汽車流量。
李貞儀:優化擴闊西沙路
二號候選人李貞儀(工聯會)則建議,推動持續優化西沙路擴闊工程,及迴旋處設計,以提升車流效率。另外,於繁忙時段增設烏溪沙至大學站、科學園等地方的巴士路線,從而分流乘客壓力;她亦提出要研究增設馬鞍山水上交通路線,多管齊下疏導交通。
方國珊:壓縮T4主幹工程
三號候選人方國珊(專業動力)則促請政府應壓縮T4主幹路工程,加快分流現時大埔公路、獅子山隧道及大老山隧道。長遠運輸規劃而言,除了政府提出的沙田繞道,她建議研究連接西貢及馬鞍山公路,改善現時西沙路交通,及港鐵屯馬綫由烏溪沙進一步延伸至十四鄉,以減輕路面交通負荷。
張美雄:擴闊及增建道路
至於四號候選人張美雄(報稱無黨派)則擔心,十四鄉及樟木頭項目落成後附近道路日益擠塞,馬鞍山受發展區影響的路段,都急需進行道路升級工程,以應付相關地區發展後大增的車流。因此,他承諾將積極推動當局擴闊及增建道路,並提供更多交通工具選擇,以完善區內居民的交通配套。
陳志豪:屯馬線延十四鄉
五號候選人陳志豪(新民黨)建議把屯馬線延伸至西沙十四鄉,鼓勵更多市民乘搭港鐵進入十四鄉以緩解路面交通壓力。另外他也會積極推動屯馬線加密班次。
地區積累已久問題 候選人提出「解方」
立法會議員在地區治理中的角色主要是透過審議、修訂和通過法例來完善地區治理架構,並與區議會等地區組織合作,加強地區事務的處理效能。馬鞍山周邊正有多個大型發展快、人口急增,社區有不少「老、大、難」問題有待解決。
張美雄促建公營街市
多於一名新界東南候選人認為,缺乏公營街市及基層醫療設施是區內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張美雄認為,馬鞍山區街市嚴重不足,且分配不均。可惜馬鞍山第103區綜合設施大樓方案,未有把爭取多年的公營街市納入設計。因此,他將會繼續推動和提出更多方案,爭取興建更多超市或公營街市,以滿足市民需要。
陳志豪:「跨區」買餸很不理想
而陳志豪亦承諾積極推動推動政府在馬鞍山興建公營街市。他認為馬鞍山人口超過20萬,有居民要「跨區」到大埔買餸,情況很不理想。
葉傲冬提擴建母嬰健康院
葉傲冬則相信,興建新型現代化公共街市,可平衡物價,讓居民有更多元化購物選擇,促進地區經濟活動。另外他亦提出擴建富寶花園旁邊的母嬰健康院,加入基層醫療服務,特別是增加牙科服務,以解決居民跨區睇牙的痛點。
方國珊望增中醫服務康健站
方國珊同樣希望增加馬鞍山醫療資源,包括第二間家庭醫學門診服務、中醫服務及康健站。
李貞儀提解決海濱長廊斷截
至於李貞儀則最想解決馬鞍山海濱長廊「斷截」問題。她提出推動長廊延長工程,連接烏溪沙、十四鄉等地區,同時增設遮陽與休憩設施,既完善居民休閒空間,亦促進地區特色旅遊發展。方國珊亦支持延長海濱長廊至烏溪沙,打造「活力海濱」。
【《我家》提問候選人有say】
問:最需解決的地區問題?
新界東南候選人
葉傲冬
爭取興建新型公共街市
李貞儀
改善海濱長廊「斷截」問題
方國珊
增加地區醫療資源
張美雄
興建更多超市或公營街市
陳志豪
馬鞍山建公營街市
沙田
交通
民生
生活
地區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