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超級快樂聯繫人 體育係關鍵

 2025-11-13
做超級快樂聯繫人 體育係關鍵

終於到了11月,可以觀看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全運會。當大眾目光聚焦於場館與賽事,有一位體育人選擇在社區層面耕耘,將運動從「競技」變成「連繫」,以創新的方式讓更多人透過體育重新連結健康、社會與個人。過程中,流露堪稱帶有宗教式的虔誠,並感受充實快樂。她是「SOCIAL S體育係」創辦人——黃婷(Tina Wong)。


我希望有一日,運動係香港人生活中自然存在嘅一部分。


「我哋成日講,體育對我嚟講,就係我嘅religion(宗教)。」Tina笑說,「我希望有一日,運動對香港人嚟講,都唔再係『要抽時間去做』嘅活動,而係生活中自然存在嘅一部分。」


體育家庭成長 DNA入晒血

//嗰陣冇Sport Marketing呢啲科,我就自己拼出嚟。//


Tina從小在體育家庭成長,父母曾是廣東省羽毛球隊成員。她笑言自己「DNA入晒血」,父母卻一早提醒:「阿女,千祈唔好做運動員呀!」「細個我成日喺球場邊長大,睇住佢哋教波、練習。可能因為見得多,我都鍾意郁嚟郁去。不過我媽媽成日講:你唔一定要做最叻嗰個,唔做運動員都可以好。」這句話,Tina一直放在心裡。


Tina選擇修讀商科,再自行配搭體育科,走出一條沒人走過的「雙主修」路。「嗰陣時根本冇Sport Marketing呢啲科,我就自己拼出嚟。」大學畢業後,她進入馬會,負責賽馬及足球博彩推廣,開展了長達八年的體育行銷生涯。「嗰時啲前輩仲會問:『做體育有冇生意㗎?』」Tina笑說。「而家睇返,其實嗰段時間令我學識點樣將運動變成文化、變成故事。」


我成日覺得自己唔係做運動嘅人,我係用運動做人。


從商業推廣到社會創新

//一邊做生意、一邊創造社會效益。//


離開馬會後,Tina創辦公司,承接大型運動賽事推廣。直至2019年,她決定裸辭,與志同道合的拍檔共同成立SOCIAL S體育係,以社創模式營運。「我希望唔止做event,而係用體育達到多重目的。」Tina解釋。「以前賺完錢再去捐錢,而家我哋可以一邊做生意、一邊創造社會效益。消費者畀錢買服務,同時都係做緊善事,呢個就係我想見到嘅double impact。」


回想疫情爆發不久後,「體育係」推出「樓下精神」計劃,走入公共屋邨,以Silent Disco形式,帶領居民戴着耳機在公共空間運動。「當時大家困喺屋企,我哋諗住將運動帶返落地。」


「樓下精神」計劃,將音樂與運動帶入公共屋邨。


少數族體育培訓配對就業

//打破男仔做外賣女仔快嫁人的觀念。//


Tina說:「外面人睇到好似一班人喺度跳舞,其實每個人聽嘅音樂唔同,保持距離又有互動。嗰陣真係見到運動嘅力量——佢唔止強身健體,仲可以醫『心』。」Tina強調:「創新唔一定要用科技。最重要係你用同一樣工具,做出唔同嘅影響。」


疫情後,「體育係」繼續延伸「運動共融」理念,推出「積少成多」計劃,協助少數族裔青年透過體育培訓與就業配對融入社會。「以前啲人覺得男仔就做外賣,女仔叻就做老師,唔叻就快啲嫁人。我哋希望打破呢種觀念。」


「積少成多」計劃協助少數族裔青年,從運動中找到自信與夢想。


【支持全運】

港人重新理解運動意義

談到今屆全運會在港舉行,Tina顯得格外興奮。「我仲記得十多年前,香港曾經爭取辦亞運,但因社會氣氛唔支持而擱置。今次全運會真係一個里程碑,因為市民第一次可以喺自己屋企樓下睇比賽。」她認為,這次全運會讓香港人重新理解運動的意義。「當你見到運動員喺你身邊努力,感受係完全唔同。運動帶嚟嘅唔止係經濟效益,而係團結同自豪感。」


體育評述員Keyman是Tina的團隊夥伴。


Tina對啟德體育園的落成亦充滿期待:「我由佢地基動工就開始睇,見到依家正式啟用,真係好感動。香港以前嘅體育設施永遠係『負200』,而家終於補返條數。依個地方,代表香港嘅體育正式有咗家。」她笑說,近年自己也迷上了渡海泳:「疫情嗰陣乜都封晒,得個海仲開,我就開始游海。依家見到三鐵比賽喺中環海邊舉行,真係好標誌性,代表香港人同大自然嘅新連結。」


身處啟德體育園,黃婷說:「香港體育人有一個家。」


【印象深刻】

追夢南亞女生入讀教大

Tina想起「積少成多」計劃其中一位參加者——一名來自巴基斯坦家庭的女生,愛打cricket、又外向健談。「我哋畀佢機會做MC、做活動統籌,仲幫佢寫推薦信。後來佢入咗教育大學,最近仲上咗報紙封面故事。」


Tina眼中閃着自豪的光:「見到佢哋搵到自己嘅夢想,就覺得好感動。喺運動場上,無論背景、語言、宗教,大家都係平等嘅。呢個,就係體育最美嘅地方。」


學員奮鬥自強,Tina感安慰。


【創業之外】

從跳繩推手到總會主席

除了創業,Tina亦是香港跳繩總會主席。「跳繩係一項最貼地嘅運動,成本低、地點要求少、健康效益高。最重要係佢可以畀年輕人發揮創意,唔一定要係精英運動員都可以閃耀。」


她坦言,這幾年投入的時間比自己正職還多,「但見到香港選手喺國際比賽得獎,就覺得好值得。」



【一路走來】

唔一定要贏先至有意義

採訪的尾聲,Tina認真地說:「『體育係』嗰個『係』字,人字邊,代表連繫。體育可以連繫人、社區,甚至文化。佢唔一定要贏先至有意義,而係打開對話、彼此理解嘅橋樑。」


她笑說:「我成日覺得自己唔係做運動嘅人,我係用運動做人。」這句話,也正好總結了她一路走來的信念——讓體育不止是一場比賽,而是一場屬於所有人的人生運動。


體育有助打開對話,建設溝通橋樑。



封面故事

專訪

生活

學習

運動



相關文章


仁濟主席王賢訊──父子的傳承  當仁不讓封面故事

仁濟主席王賢訊──父子的傳承 當仁不讓

談起慈善團體,大家的印象可能是明星獻唱金曲的電視籌款Show,可能是每逢周末的賣旗日……但對於獅子山...

導演陳文剛──第一個沒主角的母親節封面故事

導演陳文剛──第一個沒主角的母親節

陳文剛(Rensen)導演除了是糊塗戲班的負責人外,他和太太魏綺珊也開辦了一個無障礙劇團,幫助社會上...

IG官方推薦攝影師李慧妍──心跳快門封面故事

IG官方推薦攝影師李慧妍──心跳快門

她,流連於城市空間,拍攝都市人的生存狀態;她,行走在夢幻的國度,用鏡頭和大自然深度對話;她,在...

紙藝師Yuki──DIY相簿留住愛‧回憶封面故事

紙藝師Yuki──DIY相簿留住愛‧回憶

于浣君(Yuki Yu),有人稱她紙藝師、有人冠以手作達人之名,無論怎麼稱呼,不難猜出她是一位用紙材創...

救貓狗天使EI──守護生命封面故事

救貓狗天使EI──守護生命

1997年初,香港掀起一股移民潮,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亦帶不走那些大家曾經深愛、共度日夜的...

武藝家劉萬梁──雙節棍道 香港無雙封面故事

武藝家劉萬梁──雙節棍道 香港無雙

人稱劉師傅的劉萬梁,是「80後」雙節棍大師,在他身上不難看見李小龍的影子。當香港似被標籤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