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岸資源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錄得的海洋生物多達6,000種,但這彌足珍貴的環境,卻長期受垃圾所困擾,海洋生態飽受摧殘。一名退休商人,九年前開始成為「海洋清道夫」,決心以行動告訴大家「海洋告急」!
67歲的HarryChan(陳天明)是一位退休潛水員。從九年前起,他開始在海岸線、海灘和紅樹林地區等做海洋保護工作,海裏撿鬼網是主要內容。
Harry:垃圾執極都執唔完,但我堅持做。
要識潛水先可以執。
鬼網,即指廢棄了的漁網,多數被漁民丟棄,在海中隨流水飄盪,常會纏上珊瑚或魚類使其窒息而死,也有可能困住潛水員令其動彈不得陷入危險。「海洋垃圾要識潛水先可以執,同時要經過訓練,所以之前海洋垃圾根本無人關注。事實上佢哋影響緊海洋生態,同時都危害緊人類嘅生存環境,不容忽視。」
Harry原本從事貿易工作,生意有聲有色,八年前將近退休時,生意開始減退,他決定淡出,重拾潛水興趣,探索海底世界之餘,意想不到更成為「海洋清道夫」,發揮餘熱帶領香港人保護宜居地。
希望用行動喚醒大家環保意識。
貢獻環保獲榮譽勳章
言行身教帶領年輕一代認識及保護海洋,去年更獲港府頒發榮譽勳章,以表揚他對海洋的貢獻。
採訪當日,小記隨著Harry的義工團隊到達大埔船灣清潔垃圾,他表明:「每一次受訪,都會讓記者親自戴手套執垃圾,就知道淨灘嘅感覺,咁先知道點樣表達!」
沿大美篤燒烤場步行到船灣小沙灘,Harry靈敏的環保觸覺,指出岸邊每隔幾步就有各種廢物,連大型家具都有。他不禁慨嘆說:「垃圾執極都執唔完,但我堅持做,因為我想用行為喚醒大家對保護環境嘅意識。」
Harry 每次帶備重量級裝備潛水執垃圾。
一人一Share,海洋告急!
過程中,義工May表示,八年前就加入團隊。雖然她並非潛水員,但Harry形容May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就是做團隊的支援者,每次潛水執垃圾行動上水後,May即時拍攝記錄當日的收集情況,並讓Harry上傳到社交媒體。
Harry表示:「我們堅持將情況告訴大家,一張相,網民的一個分享,其實幫助傳遞訊息,呼籲大家減少製造垃圾。」
【持續身教 發展可持續環保】
Harry回顧自己做海灘、海底的義務清潔多年,形容是個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卻很欣慰多年的努力令不少人開始關注保護海洋,尤其有不少年輕人積極參與。Harry的兒子Jonathan屬其中一員。
Harry告訴記者:「我常跟兒女說,假如有一天爸爸因執垃圾出事,不要哭,要為爸爸而感自豪。」
Jonathan形容,父親熱愛海洋,常帶他及妹妹出海。小學時,曾跟隨父親到南太平洋的帛琉遊覽,海水非常清澈,可一手撈捧著很多小魚,令他體會到海洋之美,畢生難忘。
長大後,除了跟父親去海灘「落手落腳」清理垃圾外,同時欲從學術探討海洋生態,於是報讀美國哈佛大學的可持續發展課程,目標推動香港商界環保。
他感激多年來有義工朋友同行。
新界人家
民生
生活
大埔北區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