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遊戲對經濟及社會的影響力不斷增強,電競已成為運動競技的一種。位於粉嶺祥華邨的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有學生參加電競比賽且勇奪冠軍,該校任教電腦科、負責帶隊的朱老師認為:「近年來,大眾對電競的認知增加,以往的負面印象逐漸減退。而透過問答、活動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更主動學習,比較書本的硬知識更有趣!」
電競的影響力愈來愈大,除了是運動項目,也屬有助「學業進步」的媒介。
朱老師指出,由於每位學生的能力和長處不同,希望透過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比賽,不但藉機「見吓世面」,還能夠從學業成績以外得到認定。「記得以前有一位學生,雖然他的學業成績不太標青,但我從電腦課留意到,他的打字速度很快,更是使用較複雜的倉頡。我很欣賞他的努力和堅持,其後提議他參加全港性的打字比賽。在比賽上得到別人的認同,他亦十分開心!」
朱老師常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外比賽。
這是一場知識型的比賽,要預先了解香港房屋發展。
早前,朱老師亦帶領一班學生,參加由房協舉辦的《奪領爭霸》電競賽,更獲得中學組冠軍。團隊成員之一、中三級的陳朗儀稱:「其實跟一般打機很不同,這是一場知識型的比賽,不但需要預先學習、認識香港房屋發展及房協工作,更會考驗臨場反應。」一邊答問題,一邊擴張自己的王國,同時攻佔別人的領地,鬥智且鬥勇。
掌握「知識」「團結」兩種力量,自然有加乘效應而奪冠。
我們除了是戰友,也是很好的朋友!
事實上,陳朗儀跟其餘兩位成員曾美瀚及余雪桃讀小學時已認識,過往不時組隊參加比賽;加上升中後認識的戰友譚梓彤,四位女孩除了寓學習於娛樂,亦從中訓練到她們的團隊合作,攜手闖關。「由於比賽設加分題,我們安排了陳朗儀負責,她準備得非常充足,比賽前一直拿著cuecard(提示卡)溫習......」這班小妮子笑言:「我們除了是戰友,也是很好的朋友!」
展望未來,朱老師冀有更多機會利用電競的方式,讓學生從中體驗及學習。不過她認為,電競較難跟校本課程合作,故相信仍以課外活動為主。
幾位「代校從軍」之女生,賽前在學校好好備戰。
【少女心事盼北區勿過度發展】
「身為北區街坊,我覺得這裡比較寧靜和悠閒,沒有港島市區嘈雜、快速的城市生活節奏,周圍也不缺社區設施。」據譚梓彤介紹,在她家旁邊有粉嶺遊樂場,向前行則有粉嶺游泳池,皆是街坊休憩的好去處。
避免破壞珍貴的生態資源。
除了社區的遊樂設施,陳朗儀認為北區最值得讓大家珍惜的,是那些未發展的郊外環境。「例如上水河上鄉,不少港人放假專程前來踩單車,享受慢活與鄉郊環境的地方。」她又表示,雖然在部分人眼中,北區就等於落後,但政府宣布以北部作發展核心,相信將逐步擺脫「落後」的印象。
陳朗儀續稱,發展的原意在於改善生活環境,屬於好事,惟盼勿過度發展:「北區有著獨特的自然地貌和豐富的生態資源,希望政府發展時兼顧保育,避免破壞這些珍貴的資源。」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