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約62萬的少數族裔,你有曾接觸他們嗎?同一社區就是大型的同一屋簷下,應有那份互助互愛的精神,少數族裔既是社會一分子,大家宜多多主動關心他們,在他們有需要時施以援手。誠然,少數族裔回饋香港這大家庭的例子,近年也屢見不鮮。巴基斯坦裔的Arif今期向大家分享故事,內容是他與本地爸爸的互動場面。
我才知道他們和我們也一樣,一樣要面對與父母和孩子相處的內心掙扎。——Arif
//(與妻子)會看哪一個對我們或我們的孩子更好,然後嘗試那個方法。//
Arif在13年前來到香港,其妻也是來自巴基斯坦,但在香港長大並生活。居住天水圍約5年的Arif與妻子育有兩孩,分別是9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由於Arif從事建築業,大部分時間由妻子負責照顧孩子,而下班後他也會幫忙。
Arif稱,與妻子談育兒難免有矛盾,幸好他們大多時會互相遷就,「我們會看哪一個對我們或我們的孩子更好,然後嘗試那個方法」。
參與社區活動,街坊互相認識。
社區爸爸建互助網絡 聽聽心聲相約做運動
現時,大多社區計劃主要針對媽媽和孩子而設,而Arif則在一年半前參加了與父同築「屯元天」:建立可持續發展父職互助網絡計劃,與其他屯元天地區爸爸擔任「社區爸爸」義工,在社區建立互助網絡,支援區內有需要的家庭。而活動亦讓Arif和港爸們一同養成運動習慣!「對父親來說真的很好,這樣的節目在香港較少」。有別之前假日便留在家中的習慣,Arif說能和爸爸們做運動,更鼓勵他注意健康,「通常情況下,如果你去工作,然後回到家,就很難去運動了」。
透過每星期與本地爸爸相處,Arif和其他父親們坐在一起,聽聽大家的日常生活點滴,這讓他慢慢地瞭解當地人的生活,而非只有自己少數族裔的社群,「我才知道他們和我們也一樣,一樣要面對與父母和孩子相處的內心掙扎。」
有別過往假日待在家中,Arif(左一)與其他爸爸打高球談育兒。
//我們的社群有時過分專注於工作。//
除了體育運動,Arif和其他參加者也曾一起吃火鍋,互相分享自己的文化和宗教。Arif以前認為「男主外,女主內」,當他遇到了一些「家庭主夫」,就改變了他的想法,他知道不僅媽媽可以照顧孩子,爸爸也可以,令他想起當其妻子將來找到工作,他可以兼做「主夫」。
身為少數族裔在職爸爸,Arif說父親這角色很常被忽視,孩子往往不明白父親在做什麼,而且社會普遍較側重媽媽的付出。他以自己的圈子為例,他說如果爸爸沒有社群支援,大多數情況下,只會工作並呆在家裡,「我們的社群有時過分專注於工作,他們有很多工作,留給家人時間較少」。因此,Arif希望有更多計劃支援少數族裔及一眾在職爸爸。
人生的起跑線各有不同,但為家庭去衝線的態度則一樣。
【人父溝通好OK 齊齊跑10K】
今年1月,Arif與五名人父挑戰本地馬拉松中的十公里跑。儘管Arif只懂很少的中文單詞,但他指本地爸爸會用英文溝通,再翻譯中文給其他人聽,這樣令交流變得容易。
他在訓練中認識一些本地人和EM,他們在比賽前會一起練習和訓練。「雖然有些日子,我們可能有些懶惰,推搪練習,但通常還是會鼓勵大家『你可以來,你可以做到』」。
Arif(中)說一眾爸爸互相支持下,平日更有動力練10K 跑。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運動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