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科學家之一,成長經歷頗為坎坷,求學時期的他,因有學習障礙,常在學校裡遭同學嘲笑。究竟是什麼原因,令一位「問題兒童」轉變成為偉大的科學家?一個本地兒童劇團用音樂劇的形式,向香港觀眾介紹少年愛因斯坦的故事。
我覺得好的文學作品,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很重要。 —盧博士
《愛恩斯坦與他的小小指南針》由香港劇場工程創作,該劇團藝術總監盧偉力博士說:「如果用現在的語言來描述少年愛因斯坦,他毫無疑問就是SEN學生,需要特別的照顧。在當時,大家不理解之餘,用很多特殊眼光看待他。愛恩斯坦在那個年代及背景下成長,非常不容易。」
該劇月尾在沙田大會堂上演。
//小朋友接觸戲劇之後,多種能力都非常顯著地大大提升。—盧博士//
盧博士並指出,「每一次重演,觀眾反響相當不錯,不過很可惜,作為北區大會堂的場地夥伴劇團,我們之前一直專注於北區,受眾始終有限。今次重演,我們將輻射面擴展到沙田,並將會在4月尾在沙田大會堂公演,這將是個好開始。」
香港劇場工程已經踏入第16個年頭,從盧博士上任開始,劇團專注於做兒童劇場,他表示:「很多經驗及研究表明,小朋友接觸戲劇之後,合群性、自信心、語言表達力都非常顯著地大大提升。」
每個動作細節均需全神貫注演繹。
//愛因斯坦變成偉大科學家,離不開師長、家人的悉心栽培和耐心引導。—珈慜//
今次參與演出的11歲的兒童演員周珈慜,曾是《愛因斯坦的小小指南針》的劇場觀眾,因為喜歡這套舞台劇,因此在招募演員的時候二話不說報名。她直言:「愛因斯坦的轉變對於我來說,相當具有啟發性。他從問題兒童,變成偉大科學家,離不開師長、家人的悉心栽培和耐心引導。」
而參與演出的其中三位演員現為中學生,在演出之餘,還需要兼顧繁重的學業。談及身兼數職時,其中一位中學生兒童演員曾梓殷分享道:「家住元朗,離排練場需要1個鐘車程,每次往返排練室,我會在車上溫書,希望補上相比其他同學失去的時間。當排練進行,我就會非常投入及專注演出。加上父母非常支持,無論排練到多晚,他們都會來接我,我非常感恩。」
//我好希望更深入發掘出自己的天份及潛力,更加快樂地成長。—爾森//
劇中另一位兒童演員許爾森說:「在戲劇裡面,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詞是『不要叫一條魚去爬樹』,其實講述的是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天份,因此對於家長、教師來說,因材施教是相當重要。我好希望更深入發掘出自己的天份及潛力,更加快樂地成長。」
左起:許爾森、曾梓殷、黃芷瑩、黃穎桐及周珈慜
【文學就是人學 豐富生活滋潤心靈】
除了兒童劇場,香港戲劇工程還有舉辦兒童故事演講比賽等活動。接觸大大小小的兒童演員,令盧博士印象最深刻的是在選角時碰到的一名小六生。該兒童演員朗誦了于謙的《石灰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該小六生背誦詩詞之準確、賦予詩詞之激昂感情,令盧博士為現在兒童的文學素養所驚嘆,他表示:「我覺得好的文學作品,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很重要。兒童即使在很小的年紀,都可感受詩詞裡面情境及感情,這是很難得的,而文學作品深深根植在一個人成長的記憶裡面,他可以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反芻文學作品的滋味。」
小小演員盡情排練,誓做好Good Show。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