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的餘韻尚未散去,就好像大埔林村的「鍾意蜜蜂園」,該處依舊瀰漫甜美的氣息。正細心呵護一眾蜜蜂的負責人方先生,向記者表示希望將該園打造成家人與朋友共享的歡樂天地。今期讓我們透過他的故事,窺探養蜂人的堅持與甘甜。
每天未天光便起床,第一件事先泡一壺茶,然後耕田種菜,看看蜜蜂。 —方先生
昔健康問題40出頭退休 內地醫頭痛並學習養蜂
方先生原本從事冷氣、水電工程,約20年前因健康問題提前退休。當時年僅40出頭、正值壯年,卻因心臟痛、高血壓、痛風等疾病而不得不放下工作。他坦言:「因為西醫無法根治,所以我選擇到大陸『等時間過』。」
在這段時間裡,他展開了「追花養蜂」的生活,開始學習養蜂技術;也遇上一位精通經絡療法的師傅,成功治癒困擾多年的頭痛,讓他重新燃起拼搏的動力。後來,為了孩子的學業,他決定回流香港,繼續他的養蜂旅程。方先生的蜂園輾轉遷移,先後落腳於大埔沙羅洞、上水丙崗村,最終在林村新塘安定下來,至今已經七、八年。
//若不勤於觀察與細心打理,蜜蜂便不能幫你採蜜。//
養蜂人的生活規律而樸實。方先生說:「每天未天光便起床,第一件事先泡一壺茶,然後耕田種菜,看看蜜蜂。」養蜂並非簡單的工作,「若不勤於觀察與細心打理,蜜蜂便不能幫你採蜜。」
他進一步解釋,養蜂的關鍵在於「蜂王」(即蜂后)的管理,每隔半年就需要更換一次蜂王,以維持蜂群的旺盛繁殖力。「新蜂王每日可產下2,000至3,000顆卵,3日內孵化,而在短短2至3個月內,蜂群就可以澎脹至4至5萬隻。」他認真地說。其蜜蜂園從最初的30箱,發展至今天約50箱的規模。
他說,養蜂關鍵在於管理「蜂王」。
//每個人都來這裡玩!//
問及養蜂的樂趣,方先生笑說:「最開心可以吃蜂王漿!」近年流行講「超級食物」(superfood),在英文字典的定義為「對健康非常好,甚至可能對某些疾病有幫助的食物」,而蜂王漿便是其中一項。
蜂園不僅是方先生的事業,也是家人與朋友的後樂園,「每個人都來這裡玩!」他滿足地說。每當周末或假日,蜂園便充滿笑聲。大小朋友來到這裡學習養蜂的樂趣;有時候,方先生還會表演翻筋斗,逗得孩子們哈哈大笑,這些畫面成為他心中最珍貴的記憶。
蜜糖的好處,方先生說個不亦樂乎。
【陽光映照蜜蜂翼 少年經歷潤心靈】
回想起最初接觸養蜂時,方先生坦言:「初時也很怕被蜜蜂螫傷,整塊面、整個頭都腫了!」但這些經歷並未澆熄他對養蜂的熱情,他笑着回憶:「第一次被蜜蜂螫傷是50年前,當年還是10多歲、約20歲的小伙子。以前經常跟朋友到處玩,滿山跑去採蜜……」
「當陽光照射下來,你會見到蜜蜂的翼反光,細細隻蜜蜂飛來飛去;當蜜蜂一飛下來,你就會見到蜂巢在哪,然後便可以伸手進去採蜜!」這些年少時的經歷,成為方先生成長後養蜂的養分。
在這片小小的天地裏,方先生用心守護着他的蜜蜂。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