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陽光和暖的早上,空氣中瀰漫着泥土與咖啡的香氣。位於八鄉水盞田的「老友記慈善農莊」傳來陣陣笑聲——原來是「植皂坊義工隊」舉辦咖啡渣DIY創作活動,吸引了二十多位街坊參與。推動這一切的其中一位主力,正是義工Connie(雷小燕)。多年來,她一直以植物為橋樑,默默耕耘社區關懷與心靈療癒的土地。
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壓力沉重,植物可以讓我們慢下來,重新觀察生命的細節。 —Connie
//用大自然材料做印染,好天然又環保。//
「這次活動分為三個環節:咖啡渣手工藝、扎染方巾,以及植物拓印吸濕袋。」Connie簡單介紹道。她負責帶領拓印部分,包括以咖啡渣煮水,將布料摺出圖案,用橡筋綁緊,再放入染液中做染色。「雖然工具簡單,但只要加入一點創意和耐性,就能製作出具個人風格的作品。」
Connie補充:「除了咖啡渣,亦可利用其他天然素材進行染色,例如紅菜頭、咖喱粉、艾草或斑蘭葉。用大自然材料做印染,好天然又環保。」由於時間有限,作品未必即場完成,她亦貼心準備額外材料,讓參加者帶回家繼續創作。
加入一點創意和耐性,就能製作出具個人風格的作品。
讀中學已愛上與泥土為伴
談到與植物的緣分,Connie表示始於學生時代。中學時已參加園藝班,自此愛上與泥土為伴的日子。「看着種子慢慢發芽、開花結果,那種生命力令人感動。」她不但持續進修,更考獲助理園藝治療師認證,近年活躍於多個非牟利團體,曾參與將軍澳的園藝治療計劃,將花藝帶入生活。
//我現在算是半退休,主要協助朋友打理花園,並繼續進修園藝治療課程。//
Connie回憶道,自己曾從事文職和訂單管理工作逾二十年,後來因興趣轉向園藝,亦曾於花店協助插花。「我現在算是半退休,主要協助朋友打理花園,並繼續進修園藝治療課程,希望未來能將這份知識用於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她相信,植物具有撫慰人心的力量,亦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壓力沉重,植物可以讓我們慢下來,重新觀察生命的細節。照顧植物,其實也是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在她眼中,這類活動的價值,不止於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過程中建立的交流與陪伴。
Connie希望透過植物,療癒社區心靈。
【導師心聲】
同理心引導 接納不同節奏
身為導師,Connie接觸過不同性格的學員,有人自信十足,也有人因急躁或認知障礙而難以集中。她認為,最重要是以同理心陪伴與引導,耐心接納每一位參與者的節奏與需要。「有時學員會說:『我識晒啲植物啦!』我會輕輕回應:『咁下次我帶啲新嘢畀你啦。』其實只要慢慢建立信任,自然會投入其中。」她亦分享,有次活動中,一位年輕參加者主動協助煮染料水、整理物料,表現出色,讓她十分感動。
如今的Connie一邊學習、一邊分享,希望透過植物以療癒社區。她的家中擺滿各式植物,包括蘭花、水種植物及香草,既美觀又實用。「我特別喜歡到手香,可作驅蚊,又有淡淡香氣。」她微笑着說。
退休校長Candy(左)與Connie,又準備出席下一堂喇。
除了扎染,咖啡渣還可以做手工皂。
專訪
生活
屯門元朗
學習
環保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