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往往被視為需要支援的一群,但他們同樣擁有堅毅與潛能。就讀沙田公立學校的侯永福正是一個勵志例子,他主動學習手語照顧聾啞父母,從「被照顧者」成為家庭「照顧者」,展現無比毅力與愛心。
如果不懂手語,回家就會很孤獨和安靜。 —侯永福
應屆粵港澳傑出關愛生
在早前的「第六屆粵港澳大灣區傑出關愛學生選舉」頒獎典禮上,出現了一位非一般的司儀,他正是應屆「輕度及中度智障」組別傑出關愛學生之一,名叫侯永福。
侯永福全程稱職淡定、口條清晰,表現不亞於旁邊的專業司儀,難以想像他是一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可見其實只要他們相信自己、努力去做,同樣能在不同舞台發光發亮。從侯永福平日的行動去觀察,他一直深信此理,從不因自己的「特殊」而萎靡不振,反倒是堅毅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回憶一下每次努力、每次練習是為了甚麼?然後就吸一口氣繼續走下去!」
客串司儀表現稱職淡定,說話清晰有條理。
頑強鬥志領運動好成績
正是這種頑強的鬥志引領着侯永福前行,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達成目標。舉個例子說,他自知體能稍遜,便持之以恆做跑步訓練和對飲食自律,從而一步步強化體能,最後終於成為籃球隊的正選球員,代表學校在賽場上競逐榮譽。
在籃球以外,侯永福在其他運動範疇上亦有出色表現,2024年他就曾於香港特殊奧運會男子七人足球比賽中奪得冠軍,亦勇奪200米短跑金牌及擲壘球銀牌。
就讀沙田公立學校的侯永福,是傑出關愛學生。
//我會拖地、抹桌子,有時煮飯、洗碗。//
除了要克服自身的學習障礙,侯永福的成長背景同樣不易。父母皆為聾啞人士,令他自小變得更獨立成熟。為了與家人溝通,他主動學習手語,雖曾因記性差而感困難,但仍堅持練習,終能流利表達。他坦言:「如果不懂手語,回家就會很孤獨和安靜。」
如今他已成為家中的溝通橋樑,不但主動問候父母所需,還常陪同外出處理事務,擔任「翻譯員」。他形容與父母關係親密,一起買餸、打羽毛球,平日亦樂於分擔家務:「我會拖地、抹桌子,有時煮飯、洗碗。」展現出超齡的責任感與孝心。
在運動場上表現出色。
【理想做廚師 夢想開模型店】
「我將來想去學廚,因為我比較喜歡『煮嘢食』,我覺得我這方面比較有天分。」侯永福希望畢業之後可以修讀與烹飪有關的課程,不過談到最大的夢想還是開一間模型店,「因為模型是我的興趣,所以將來會先做好烹飪事業,繼而就可以做我自己有興趣的東西。」侯永福談起模型眉飛色舞、如數家珍,並興奮地表示開模型店會邀請兩位好友一同經營。他打趣稱:「他們都想我開,方便賺錢!」侯永福樂天、堅毅的同時亦有童真的一面。
現已能流暢地用手語與父母溝通。
侯永福與家人相處和睦融洽。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