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月尾於愉景新城舉行的創科展覽上,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的學生,展出一項針對長者需要的創新設計——名為「『耆』方便」的手機應用程式。這款App由學生團隊自主構思與開發,希望整合葵涌區長者常用的醫療、膳食及休閒資訊,提升資訊獲取效率,協助長者安享便利生活。
出發點好簡單,就係希望幫到長者,令佢哋生活方便啲。—創意小隊
觀察社區+成員經歷 望助長者便利生活
「點解我哋會做呢個App?其實出發點好簡單,就係希望幫到長者,令佢哋生活方便啲。」張渝亨說。小隊成員觀察到,社區資訊分散,要長者四出查找資料並不容易,尤其是行動不便或不熟悉科技的一群。「我哋諗,不如將一啲實用資訊集中整合成一個App,變成一撳即查,就可以減少佢哋周圍搵資料嘅壓力。」
被問到為何以長者為主要對象,黃允晞坦言,除了見到社區中長者的實際需要外,亦因親身經歷而產生共鳴。「我嫲嫲都七十幾歲,有次出街唔記得返屋企條路,當時我好擔心。雖然最後搵得番佢,但我就諗,如果有個App可以幫佢哋搵資料、聯絡家人,咁就唔使咁無助。」
過程中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寫code時成日出錯,有時係漏咗指令,搞到成個程式run唔到。//
整個開發過程歷時半年,同學們經歷不少挑戰。李鎧圖笑言:「寫code時成日出錯,有時係漏咗指令,搞到成個程式run唔到。我試過因為資料亂晒而想放棄。」幸得老師從旁鼓勵,他們逐步找出錯誤,再重新整理程式邏輯,最終成功完成作品。
「我哋主要靠自學App編程,唔識嘅就睇網上教學片,老師都會畀意見或者解釋技術原理,幫我哋釐清方向。」張渝亨補充。
有App在手,方便搜尋長者常用資訊。
//最後決定喺社區中心電子屏幕同步顯示資料,方便唔慣用手機嘅長者。//
團隊合作方面亦有不少磨合。何詩瑩分享:「有次討論時出現分歧,有人話直接放QRcode比長者scan,有人覺得應該唔使下載App,提供資料就夠。最後大家傾出一個方法,就係喺社區中心電子屏幕同步顯示資料,方便唔慣用手機嘅長者。」
團隊期望,日後可將App推廣至更多地方,例如不同區域的社區中心,甚至擴展至九龍區。他們亦計劃加入新功能:「例如預約社區服務,加埋英文介面,等外籍長者都可以用得方便。」
一撳即查,慳返時間歎杯茶。
【副校有Say】
培養同理心最重要
談及自己成長的社區,幾位同學不約而同形容葵涌邨是個多元共融的地方。「好多唔同背景嘅人生活喺呢度,有時啲非華裔街坊會問路,但語言不通會有困難。」這些觀察亦加深了他們對資訊無障礙的關注,激發出更多關心社區的創意想法。
「無論係準備過程定係展覽當日,佢哋都好投入同認真,學生肯踏出第一步,主動去向路人推銷佢哋嘅產品,真係好值得讚!」陸雪瑩副校長笑言。她認為對學生來講,這次經驗十分寶貴。「佢哋唔單止學識咗點樣寫程式,仲喺準備過程中培養咗團隊合作精神同創新能力,最重要係學識同理心,識得關心同愛護社區。」
設計「耆方便」過程中,大家裝備了不少知識,故可以具自信地介紹產品給不同的人。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