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影相而家係人都可以做到,手機都得。但攝影背後最重要嘅,係溝通同理解。」Tim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很平實,卻帶着攝影師十年來對工作的體會。對他而言,攝影並不止是捕捉光影,而是建立信任、留下回憶的過程。
等我幫老人家補番張結婚相,好似完成咗人生一件重要嘅事,對我嚟講滿足感好大。—Tim
//(義工服務)每年至少會同唔同機構合作。//
Tim經營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快十年,主要工作是拍攝電台節目和商業項目,但他從來沒有把自己局限於「賺錢」的範疇。早在公司成立初期,他就帶領同事參與義工服務,「每年至少會同唔同機構合作,例如幫殘疾人士家庭影全家福,或者為老人家補影婚紗相。」
他笑說這些經驗令他明白,攝影並非只是工作,而是一種能夠服務人的工具。「有啲老人家話,結婚嗰陣時只係簽張紙,完全冇影過相。我幫佢哋補番,好似完成咗人生一件重要嘅事,對我嚟講滿足感好大。」
成長經歷讓他富有同理心。
//當對方笑起上嚟,嗰一刻就係最真嘅。//
家住馬鞍山的Tim,與該區的髮型屋老闆本來就相識多年,那天他到新店剪髮,聽到對方提起將舉辦義剪活動,他立刻提出:「不如我攞相機幫你哋影下相啦!」從此,每次義剪日,他都會準備好器材,為長者記錄當下的笑容。「本來係嚟剪頭髮,點知變咗影相。嗰日見到好多老人家剪完頭髮後,企喺鏡頭前面,靚仔靚女咁留低一張相,我自己都覺得幾開心。」
有時候並非人人願意面對鏡頭。Tim分享道:「有啲公公婆婆一開始好抗拒,覺得影相冇意思。呢個時候攝影師嘅態度好緊要,你要先笑,先令到佢哋放鬆。」他甚至會講笑話、同對方聊天,慢慢打破隔膜,「當對方笑起上嚟,嗰一刻就係最真嘅。」
一張即影即有相,成為珍而重之的回憶。
//出面好多公司未必願意同智障或者行動不便嘅小朋友影相,驚唔識溝通。//
Tim對殘疾人士和特殊需要家庭有特別的耐性,原因來自家庭。「我細佬都有特殊教育需要,細個時候屋企人一齊學點樣去照顧佢。嗰個過程令我更加明白佢哋嘅感受。」
也因為這段經歷,他在攝影義工工作中更能與服務對象建立連結。「其實出面好多公司未必願意同智障或者行動不便嘅小朋友影相,驚唔識溝通。但對我嚟講,呢啲只係需要多啲耐性。」
Tim曾經遇過一位家長,感激地告訴他:「好多謝你,因為出面真係冇乜人肯幫我哋影全家福。」這些簡單的回饋,對他來說已經足夠。
「想人笑,你自己要先笑。」Tim用態度打破鏡頭前的隔膜。
【分享心得】
攝影關鍵在互動
「攝影唔單係技術,重點係溝通。」Tim強調,好的照片並不止是曝光準確、角度完美,而是能否令被攝者放下戒心,展現真實的自己。「譬如有啲人可能覺得影相可有可無,但當你同佢講明,呢一輯相係幫佢留低一份開心嘅回憶,佢就會願意投入。」
Tim認為,這種互動往往比成果更重要,「因為攝影嘅過程,本身就係建立信任嘅過程。」Tim多次形容自己只是在付出「小小力量」。「對我嚟講,可能只係一張相;但對長者嚟講,可能係第一張全家福,可能係多年來唯一一次笑住留低嘅樣。咁已經足夠。」
齊齊做義工服務社區,一樂也。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