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數學係一件好痛苦嘅事?」對唔少學生來說,數學經常令人感到無力與挫敗。教育大學Year5學生鄺善珩(Angel)目睹身邊同學在數學上的掙扎,於是與兩位拍檔張祈(Jack)和施穎妍(Vicky)共同創立了教育平台「FunMA」,希望運用科技,將數學學習轉變為充滿「理解」和「樂趣」的過程。
傳統方法有佢嘅好處,但新一代學生嘅學習模式已經唔同。 —Angel
//而家嘅模式,要理解概念先做到題,學生學得辛苦,老師教得吃力。//
Angel憶起中學時,經常見到同學對數學感到無助,「點讀都唔掂,個個都好苦惱。」儘管她自己成績不錯,但她發現身邊的同學被困在「死做爛做」的學習模式中。這讓她決定成為數學老師,希望幫助下一代找到更清晰的學習路徑。「而家嘅模式,要理解概念先做到題,學生學得辛苦,老師教得吃力。於是,我開始諗,有冇方法可以用科技幫助?」她說。
三人各自發揮專長組團隊
這個念頭逐漸凝聚成FunMA,三人各自發揮專長組成團隊。Jack負責AI開發和軟件運營;主修小學數學的Vicky則專注於課程設計和遊戲化教材;而主修中學數學的Angel,憑藉教育背景,統籌課程規劃與市場推廣。
//AI唔會即刻畀最終答案,而係引導學生一步步諗落去。//
「老師平時出題費時,但我哋嘅App可以自動生成適合學生程度嘅題目,幫忙節省好多時間。」Angel解釋道。平台設有AI學習夥伴「MetaMate」,提供逐步提示,幫助學生理解解題過程。「例如遇到唔識,AI唔會即刻畀最終答案,而係引導佢一步步諗落去,避免學生依賴。」Angel補充。
AI融合教數學,開啟學習的新篇章。
//教育唔應該再係死記硬背,要將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Angel認為:「傳統方法有佢嘅好處,但新一代學生嘅學習模式已經唔同。我哋唔係要完全推翻舊有方式,而係希望將傳統同AI、科技結合,令學生學得更開心,並帶來正面嘅改變。」這段經歷令她對教育未來充滿希望。
「教育唔應該再係死記硬背,而係要理解同應用,將學習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她深信,隨住教育模式轉型,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找到更多樂趣,將學習由苦差事轉變為一個充滿享受嘅過程。
有效率的團隊,人人各司其職屬關鍵。
【望教埋科學 以虛擬實驗室免風險】
談到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Angel表示:「設計好一條題目真係唔易。」她指出,理想的題目應該讓學生只能犯一個錯誤,否則學習差異會被放大,學生跟上進度會更難。「要設計得巧妙,唔係易事。」儘管自己數學底子不錯,Angel發現有時站在學生角度看問題並不容易,這使她不斷向顧問和老師請教,確保題目既具挑戰性,又能引導學生思考。
「完成數學後,我哋希望可以拓展到科學。」她透露,雖然學校提供化學等科目的實驗機會,但其中風險不小,尤其是化學實驗常涉及有毒氣體或危險反應。為了讓學生能更安全地學習,Angel計劃將FunMA的互動工具延伸至虛擬實驗室,讓學生在無風險的環境中進行模擬實驗,進一步理解科學原理。她補充道,除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也能透過此平台進行視覺化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學科知識。
透過科技,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