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係揸車人士,曾經試過因為疲勞駕駛撞車,整個車頭報銷。我第一時間唔係諗自己有冇事,而係驚覺『瞌眼瞓』真係可以害死人!」他是來自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的余浩堃(Marcus),在這9月升讀香港大學電腦工程系。這件事啟發他和同學研發出智能車載香薰系統「Scentsafe」,希望幫助駕駛者保持清醒,避免疲勞駕駛的風險。
當系統偵測到你攰時,佢會自動噴出提神香薰。 —Marcus
//我識研發香薰,係因為中學讀過化學。//
包括Marcus在內,Scentsafe團隊共有9人,每個成員都負責不同的崗位:有人負責硬件開發,有人專注於軟件,還有成員專注於香薰的研究。由於大多數隊員也是同系同學,知識範圍相對單一。「你唔會見到business學生、design學生或者science學生一齊研發……我識研發香薰,係因為中學讀過化學;識business,係因為爸爸媽媽做生意……」Marcus說。
無論發展到幾多代,初代系統在心中佔重要位置。
AI評估駕駛者疲勞程度
除了常見的薄荷、檸檬、鼠尾草等提神香味外,這款裝置還具備人面識別功能,能捕捉駕駛者的面部特徵,並利用AI技術分析眨眼和打呵欠等表情,來評估駕駛者的疲勞程度。「當系統偵測到你攰時,佢會自動噴出提神香薰,並根據你嘅疲勞狀況調整香味嘅濃度,幫你保持清醒。」Marcus解釋。這款裝置,更在《點創比賽》中奪得「香港科技園科技企業家銅獎」。
ScentSafe結合AI與香薰技術,讓駕駛者保持清醒。
//安全唔應該只係有錢人嘅專利,我哋需要研發適合更多人用嘅方案。//
目前,部分汽車品牌已經提供類似叫醒司機的功能,例如Tesla的自動駕駛停止、福士的路邊停車提醒,以及小米安全帶的震動與香味提示;但這些大多只適用於新車。Marcus認為:「安全唔應該只係有錢人嘅專利,我哋需要研發適合更多人用嘅方案。不論係新車定舊車,每個人都應該享有相同嘅安全保障。」
與的士行物流企做測試
在研發過程中,Marcus和團隊親自走到的士站,邀請司機試用這款裝置,這份「落地」精神讓他聽到了不少真實的聲音。過程中,他回憶起一位司機的話:「我試過係大埔公路瞌着咗,完全靠記憶開車,好危險!但係無辦法,因為要養家。」這句話一直深深印在Marcus心裡。
疲勞駕駛不僅困擾的士司機,物流司機同樣面對相同挑戰。基於這些痛點,ScentSafe目前與數間的士車行及物流公司進行測試,並與保險公司洽談合作,希望能在多方面減低駕駛風險。
裝置可捕捉駕駛者面部特徵,藉AI分析打呵欠等表情,評估駕駛者疲勞程度。
【感嘆港生缺實踐舞台 望社會提供更多機會】
Marcus的創業動力,是來自家中最貼身的榜樣:他的父母。「佢哋本身就係做生意,從來唔係單純畀錢支持,而係用行動去以身作則。疫情之後,佢哋親自嘗試企業轉型,畀我睇到原來去到呢個年紀,都仲可以重新出發。」他說。
父母白手興家,經營手機批發生意,令Marcus思維更靈活。他相信「上一代有經驗,新一代有知識,如果能夠結合,就可以走得更遠」。他亦感嘆香港學生並非沒有夢想,只是缺乏實踐的舞台,故希望社會能提供更多機會,讓年輕人嘗試。
學生創業團隊,將校園知識轉化至實際應用。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