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金錢村」這個名字,自帶一份古色古香的氣息。金錢村何東學校這天的氣氛格外熱鬧。舞獅、麵粉公仔、彩虹書法、踏高蹺等傳統活動輪流上演,吸引不少街坊、家長和學生一同參與。這不僅是一次校園嘉年華,更是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也讓學校重新走進社區。
學習不再局限於課本,而是以體驗的方式延伸至生活。—何東學校
有麵粉公仔 也有VR唐宋市集
活動以「集古村」為主題,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學生與家長可以親手捏麵粉公仔、體驗反向雕刻等傳統工藝,也能透過虛擬實境(VR)穿梭唐宋市集、放孔明燈,從中了解歷史文化。「學習不再局限於課本,而是以體驗的方式延伸至生活。」校長吳毓琪說。
學生在「集古村」學歷史文化饒有趣味。
//長者看到這些舊遊戲後,自然會向孫子細說從前。//
何劍輝主任表示,學校作為社區的一分子,希望這個活動不只是學生的節目,更能讓街坊和幼稚園家長一同參與。「有些長者帶着孫子來玩,看到這些舊遊戲後,自然會講起從前的故事。」他笑着說,活動不僅促進長幼共融,也讓文化在不同世代之間得以延續。
家長與孩子一同認識傳統工藝製作。
//人工智能是學校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今年的主題除了「古」味,還多了一份「新」意。學校將人工智能(AI)融入學習體驗區,設有「AI運動吧」,讓學生跟著指示跳繩、做伸展;另一邊的「AI遊戲區」則讓學生透過編程互動,認識人工智能的運作。「人工智能是學校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們希望學生能從小接觸並學會正確運用。」何主任說。
何主任補充道:「AI是一種能協助學習的工具,只要使用得當,能為學生帶來正面幫助。它讓學生更快接觸大量知識,開拓學習視野。AI就像一位隨時可以請教的學習助手,未來一定會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I運動吧」帶來互動新體驗,學生跟隨AI指示運動。
創意與人性無法被取代
他強調,學習AI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培訓,更是一種價值教育。「我們希望學生懂得善用科技,保持思考與判斷力,明白創意與人性永遠是AI無法取代的部分。」
【科教延伸至社區 機械人陪長者行】
金錢村四周環繞荷花池、古廟、馬術館和錦鯉池,校方計劃將這些本地特色融入未來課程。「我們想利用社區資源策劃生態與文化活動,帶學生實地學習,邀請街坊一齊參與,令學校成為社區文化的一部分。」校長吳毓琪分享。
吳校長指出,教育應該走出課室,連結社區。「學校不僅是教學的場所,更是社區的一部分,為大家提供一個共同學習與成長的空間。」未來,學校亦計劃將科技教育延伸至社區,「例如用簡單的AR(擴增實境)帶領長者做伸展運動,或利用機械人協助長者行動。我們希望學生在參與設計的過程中,學會如何用科技回饋社會。」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學習
科技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