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大埔市中心兩公里的鳳園蝴蝶保育區,是香港著名的賞蝶熱點,當中已記錄218種蝴蝶,佔全港蝴蝶品種逾九成。這片「蝴蝶天堂」背後的開荒功臣,就是大埔土生土長的原居民、大埔環保協進會主席邱榮光。
邱榮光憶述,當時與一眾環保義工到鳳園賞蝶,卻遇見一些日本人、韓國人到鳳園一帶捉野生蝴蝶做標本。邱有感該舉動嚴重影響大自然生態,威脅蝴蝶的生存。
邱榮光:如果大自然問人類有咩價值,你會點答?
於是,2004年他自發在鳳園進行守護蝴蝶的保育工作,並在2005年11月獲得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的贊助,得以在鳳園的私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進行為期兩年的「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試驗計劃」。該計劃列為當時「新自然保育政策」的試點項目,證明有其成效。其後,在2008年2月起開展「鳳園蝴蝶保育區管理協議計劃」,12年間令鳳園成為香港的最大蝴蝶園。
香港在90年代仍未興起環保概念,他笑言其時推動環保被當「傻人」,但他仍花光力氣,出盡人情牌,堅持走保育的路。「別人常問我:『保護蝴蝶有咩用?』我會話,蝴蝶唔會污染環境,但人類濫用資源,導致溫室效應,如果大自然問人類有咩價值,你會點回答?」
燕鳳蝶是鳳園的招牌蝴蝶,吸引中外攝影發燒友!
保護環境,唔洗轟轟烈烈嘅,而係盡責由一件細微事做起。
鳳園村左右皆山環抱。左邊的稱為「青龍」、右邊的稱為「白虎」,因山形像似鳳凰,因而改名為「鳳園村」。邱榮光解釋該地凝聚蝴蝶存活,皆因鳳園的生態範圍,包括九龍坑山的河谷地形、山腰的灌木叢和草地及茂密的樹林和果園,故此孕育出過百種蝴蝶。
自從70年代村民棄耕後,令有利蝴蝶繁殖的植物變為一大片野草,蝴蝶數量不斷下降。「我哋喺棄耕土地上重新植下多種蜜源植物,令更多蝴蝶存活。」
邱榮光欣然憶述鳳園的一次世界性科學發現,「有一年一隻大蝴蝶飛了2,500公里從日本飛到香港。」他解釋道,能夠發現蝴蝶飛行軌跡,皆因日本研究員在蝴蝶身上畫了記號。
接待處擺滿員工製作的紀念品。
大自然處處是寶,看人如何運用。
【盼嘉年華蝴蝶效應 一次探索掀一代保育】
每年秋季,鳳園都會舉辦蝴蝶嘉年華,過往邀請不同特色攤檔參與。今年受疫情影響,雖然簡化成小型活動,但邱榮光仍希望盡力感染「一個得一個」。
今年的嘉年華將於11月15日舉行,透過生態導賞、環保手作、自然遊戲及鄉村美食,宣揚保育大自然訊息。
「希望無論大人定小朋友,唔會只係手機睇昆蟲植物,透過紀錄大自然,並探索蝴蝶和植物的價值,將保育的概念傳承開去。」邱榮光說出心中期盼。
11 月15 日蝴蝶嘉年華接受預約。
鳳園主人歡迎大家親親蝴蝶。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大埔北區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