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長輩都教導我們:「食物過期就不要吃!」葵涌廣場則有一間小小超市,高調「大唱反調」,售賣臨期(即快將過期)或已過期產品,旨在拯救面臨「被浪費」的貨品。這做法協助減少食物浪費,同時向大眾推廣「可持續生活」的理念。
有別於一般的士多或超市,「綠惜超級市場」(Green Price)專門出售將會或已到「此日期前最佳(Best Before Date)」的食物及用品,負責人韓駿謙(Terence)解釋指:「有別於此日期或之前食用(Use By Date),即將過或已過Best Before Date的食物,雖然食用口感未必最好,但只要適當保存,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適當保存,仍然可以安全食用。
可以每星期嚟尋寶。
Green Price是Terence跟另外兩位朋友在大學時代,勝出政府的社企比賽,獲得10萬元的起動基金而成。當時為了參賽,Terence跟朋友參觀「惜食堂」,發現香港每日有逾3,000噸食物被扔棄,但大多數均可食用。團隊有感香港食物浪費問題嚴重,故希望為社會出一分力,在教育大眾「惜食」之外,同時希望用一個最優惠的價格售賣產品予夾心階層,讓他們可以試多一些不同優質產品。
其實,售賣臨期食物的概念並不新鮮,甚至在不少歐洲國家如英國、丹麥和德國非常盛行,惟在香港未受到推廣,於是Green Price成為第一人。Terence指出,每間分店大約出售的產品200餘種貨品,產品按供應和購買量而變,故消費者可以每星期去Green Price「尋寶」。
Terence創出一番環保事業。
質量倘變店方跟進退款
對消費者而言,購買明知是過期的食物,或要突破心理關口。Terence指,Green Price會提供試食,讓客人體驗過期食物同樣安全可食用,味道亦無差別。若客人在購買食品後,發現質量有變,可以到門市聯絡職員跟進退款安排。
貨架上不少進口產品。
【惜食女街坊「蒲葵廣」覓平台】
使用臨期食物未必人人接受,尤其是家中長輩,這正是員工Christine家中的縮影,也是促成她到臨期食品超市工作的原因之一。
Christine說:「父母認為『餸頭餸尾』不要留,即使放在雪櫃都覺得不新鮮,而且認為食品過期不能吃。」
家住葵青區的Christine,笑言自己經常「蒲葵廣」。機緣巧合下,發現Green Price產品價錢廉宜,不少屬進口產品,加上自己對臨期食品的想法,跟公司相同,於是「一拍即合」,齊齊宣揚減少食物浪費。
雖說家中長輩不太接受臨期食品,Christine透露,公司的消費者年齡比較高,相信接受的原因,主要是他們親身試過,發現跟未過期的食品沒有分別。
Christine 路過小店, 隨即「一拍即合」。
新界人家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