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荃灣城門水塘的一個秋日早晨,一群小孩背着小背囊,在山林間一邊學英語、一邊探索自然。帶領他們的,是張秀儀(Cindy)。作為兩孩之母,她相信大自然是很好的課室,學習不只在書本裡,而在風聲、陽光和腳下的土地。她後來創辦了歷奇訓練中心,希望家長與孩子都能在體驗中一起突破、一起成長。
兩代人的關係,與其日後修補,不如由細個開始培養。—Cindy
Cindy自言從小並非讀書的材料,直到中六遇上一位啟發她的物理老師,人生才出現轉折。「老師每天早上七點陪我練英文、改中文,」她說。那份溫度與鼓勵,成為她日後走進教育與輔導之路的起點。
心理學輔導學知識融入活動
年輕時,她曾任中學助理教師,後來轉到企業培訓公司工作,對象多為成年人。Cindy發現,許多成年人在追求突破的過程中,真正的難關往往不是知識或技能,而是心理關口。「好多問題都同原生家庭有關,尤其係親子關係。與其等人成長後再修補,不如由細個開始培養。」於是,她創立了「Spark Adventure燃動歷奇」,主打兒童訓練與家庭活動,把心理學與輔導學的專業知識融入體驗式歷奇。
難忘畏高媽媽玩飛索
「家長總希望孩子勇敢突破,不如先由自己開始吧!」Cindy笑着說。她最難忘的一幕,是在一次親子飛索挑戰裡,畏高的媽媽在兒子的鼓勵下終於滑下高台。落地的一刻,兒子拿出人生第一罐汽水,遞給媽媽,輕聲說:「媽媽你好勇敢。」
從飛索到行山連結愛與勇氣。
//用孩子走過的地方、見過的風景作教材,讓學習變得自然又生活化。//
Cindy後來聽家長分享,這段經歷成了他們家的成長故事——一個關於愛與勇氣的小片段,也是一段能陪孩子走得更遠的回憶。
親子歷奇以外,早前Cindy團隊就在荃灣城門水塘舉辦「半日英語徒步營」,在外籍導師和登山教練的陪同下,讓孩子在自然裡用雙語學習。「我們會用孩子走過的地方、見過的風景作教材,讓學習變得自然又生活化。最讓人感動的,是看到孩子們一步步克服困難,攀山涉水都不退縮!」
【每次出發 都是一堂成長課】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Cindy也以身作則,常帶着仔仔走進大自然這個課室。「大兒子有時會變成『小哥哥領隊』,總愛拖着年紀較細的孩子,一邊行一邊鼓勵:『你加油呀,我陪你行!』」那份純粹的支持與同行,正是她希望孩子能從歷奇中學到的東西——同理心與勇氣。
而熟悉的地方,走得多了,也會有新的風景。「有一次在西貢行山時,兒子走着走着忽然停下,說要先欣賞一下風景,」她笑言。其實大自然才是最好的導師,讓孩子學會觀察與感恩。每一次出發,都不僅是一段路程,而是一堂關於成長的課。「對於孩子來說,能在西貢山上遠望黃石碼頭,或在紅樹林裡看見小螃蟹,已經是奇景了。」
學習不止在書本,大自然裡每一步都是探索。
專訪
生活
荃灣葵青離島
學習
運動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