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炭一個面積只有七百尺的小工場裡,幾位老師傅與本地婦女正專心地翻新着一隻隻易潔煲,這裡就是「GRPan綠惜廚」的基地。他們以細心和巧手,將本應被丟棄的廚具賦予新生命,並將這份心意帶到社區。
我哋唔係淨係賣翻新服務,而係推動一種環保生活態度。 —Jason
//好多家庭都有磨損咗嘅易潔煲或者鑊,唯一出路就係丟去垃圾站。//
「好多家庭其實都有磨損咗嘅易潔煲或者鑊,唯一出路就係丟去垃圾站。其實佢哋唔知道,有啲係可以翻新番,幫到環保又慳錢。」「GRPan綠惜廚」聯合創始人Jason分享項目概念的初衷。「GRPan綠惜廚」主要提供易潔廚具翻新服務,費用視乎物料、大小及修復難度而定,由$120起。Jason指出,翻新的好處有三方面:「第一係環保,唔使下下堆填區;第二係慳錢,翻新一次100零到300蚊,通常都平過買新;第三就係食品安全,因為用咗耐嘅煲,塗層磨損後可能會滲出重金屬,對健康唔好。」
Jason坦言,這個創業念頭來自兩年前與拍檔的討論:「我本身對環保同sustainability好有熱誠。當時發現市面上冇人做呢樣嘢,覺得可以試下。」翻新工序繁複,需先拆除所有塑膠及木製元素,再進行打磨及噴塗等步驟,全程由工場內幾位師傅以人手處理。
落區收集街坊舊鑊,賦予廚具第二生命。
//其實都幾辛苦,一個禮拜平均做到100至150隻煲,唔算多。//
Jason笑言:「其實都幾辛苦,一個禮拜平均做到100至150隻煲,唔算多,希望未來可以加自動化設備,提升產能。」除了服務一般家庭客戶,該項目亦與餐廳、食品工場合作,處理大批翻新訂單,每次動輒二三十廚
具,對工場人手及能力都是挑戰。
Jason透露,目前有與順豐合作,市民可將家中的易潔煲送往全港約30間指定門店,由順豐集中送往工場進行翻新。「有時落街擺街站,畀街坊認識我哋個服務,都係想多啲人知道,其實唔需要丟掉,都可以有第二生命。」
在火炭工場,每日都處理數十隻「煲」。
//有資助計劃的支持,可以複製去其他地區。//
對於這項服務能否推廣開去,Jason充滿信心:「我覺得呢個係一個社會項目(Social Project),唔單止係做生意,而係幫社區。好多屋企未必捨得換新,如果知道有呢個服務,加上有資助計劃的支持,可以複製去其他地區。」
Jason參與多方合辦的「Future Ecopreneur Programme」。
【望大企業參與 理念走得更遠】
事實上,「GRPan綠惜廚」早前與紅磡社區客廳合作,為社區翻新超過50隻廚具,並舉辦教育活動,向街坊講解不同易潔廚具的分別及保養方法。Jason表示:「見到街坊咁有興趣,我都開心。最緊要係令大家明白,翻新唔單止係慳錢,而係對環境負責任。」
然而,要擴大規模並不容易。Jason指出,現時主要宣傳工作都由他一手包辦,既要處理工場日常運作,又要參與市場推廣,確實吃力。他希望未來有更多社區資源及大型企業參與合作,令這個理念可以走得更遠。
「我哋唔係淨係賣翻新服務,而係推動一種環保生活態度。」Jason語帶堅定地說。在一個講求快速消費的社會,Jason和「GRPan綠惜廚」默默提醒大家,「每一件物品都值得被珍惜,只要多一點心思,就可以延續使用,減少浪費,為社區及地球出一分力。」
到社區中心分享保養廚具的貼士,傳遞環保知識。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環保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