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以學生身份在國際乒乓球賽奪金,今年九月將正式投身全職訓練,他是鄭中。鄭中剛從香港耀能協會高福耀紀念學校畢業,用10多年時間把興趣磨練成實力。談到這段路,他笑說:「沒甚麼大風大浪,但每一步都有驚喜。」從校園球枱到國際舞台,這個少年正一步步「逐關而上」。
球枱上學到的不只是技術,還有堅持與溝通。 —鄭中
鄭中自幼下肢癱瘓,中二時在校內多元智能課第一次接觸乒乓球,由「當運動」開始,逐步練成香港代表隊球員。「起初只係當課外活動,慢慢卻發現,球枱上學到的不只是技術,還有堅持與溝通。」他說,單打練專注,雙打練協作,眼神、節奏、戰術都要心有靈犀。
//心態就像打機過關,一關一關處理。//
2024年,他在世界青少年運動會,奪得人生首面國際賽單打金牌,過程中擊敗之前在亞洲青少年運動會曾不敵的伊拉克對手。「那次是我首次在國際賽獲得獎牌,能夠奪得青少年冠軍感到十分榮幸。」他回憶,帶着求勝心態上陣,最終反勝對手,印證自己的進步,也成為他最難忘的一刻。
身為2025年文憑試(DSE)考生,要同時兼顧學業與訓練已不易,更何況他因先天脊椎問題腰力較弱。那段時間他暫停訓練一個半月,一完成最後一科考試便立即回到球場加緊練習,同時在家做體能保持狀態。「心態就像打機過關,一關一關處理。DSE重要,台灣比賽也重要,但我先專注考試,考完再想比賽,幸好兩者時間不算接近,壓力不大。」他笑言。
幸運戰衣見證奮戰,鄭中與拍檔最終奪金。
//我希望以另一種方式回饋學校。//
今年6月,他伙拍袁泳琪,於ITTF中華台北殘疾人乒乓球未來賽2025XD10級雙打勇奪金牌,也是最後一次以學生身份出賽。「能夠同學校師生分享這份喜悅特別重要。」鄭中說,感謝老師與同學一直給予支持:「這些支持給了我極大動力,所以我希望以另一種方式回饋學校。」
從季軍到奪金,鄭中反勝伊拉克宿敵。
明年四月成精英運動員
上月起,他展開全職訓練,明年四月更會正式成為精英運動員。「每日最少四小時訓練,另有體能課程,細節須與教練、體能師再作商議。」他說,個人目標是全運會單打爭取出線,並希望於團體項目衝擊獎牌。「另外赴東京參加公開賽,主要目的是學習,見識外地運動員的水平,看看能否同時衝擊獎牌。」
談及未來三至五年,他語氣堅定:「短期希望以學習心態參加比賽,長遠則期望能穩定取得佳績,最終目標當然是踏上奧運這個最高舞台。」
一拍入魂,乒乓球成為鄭中的人生舞台。
【校內「哥哥仔」 協助老師調解】
在高福耀12年的校園生活中,鄭中一直是老師口中的「哥哥仔」。馮Sir形容,他沉實穩定、成熟有大哥風範,遇到同學有情緒或小矛盾時,經常主動協助老師調解。
「每次比賽都謙虛,以學習心態上陣,成績反而一個接一個。」馮Sir說,鄭中時間表有規律,放學就去練波,安排好書包、服裝;考試完畢不久便立即投入備戰。每次獲獎,他都會帶回學校與師生一同分享,令全校充滿歸屬感與喜悅。「希望他離開學校後發展更理想。」
與學校同享勝利喜悅,鄭中加倍享受其中。
沙田
專訪
生活
學習
運動
社區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