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香港這繁華都市,我們仍努力為生活打拚,活在太平盛世,安逸生活令我們忘却當年保衛家國而犧牲自己和至親的抗日戰士。今期我們送上最後一集「踏尋抗日英雄的足印」系...
港九大隊在抗日期間為保衛家園,足跡遍布港九。在城市發展一日千里的九龍區,這些大隊在九龍走過的歷史遺址雖然都經已被改變用途,但其歷史意義卻深遠。希望各各位每次路...
1941年聖誕節香港淪陷,翌年日軍就進駐大嶼山三地,於是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同年亦成立大嶼山中隊,隊員以當地男性居民為主,是名副其實的子弟兵,隊伍三年間增至逾140人,在...
元朗是港九獨立大隊之重要基地。位處於十八鄉的楊家村「適廬」,更是當年「秘密大營救」任務西線的重要中轉站。今期《我家》會帶大家走訪元朗,讓大家認識港九大隊元朗及...
日軍佔領香港期間,港九獨立大隊從市區營救了近千名文化人、戰俘及滯港人士,經由「東線」的營救路線,即途經西貢並以水路安全逃往內地。今期《我家》與大家一起心懷敬意...
為紀念因抗日犧牲的烈士,烏蛟騰村民早於抗日戰爭後的1951年興建一座紀念碑悼念英魂。其後紀念碑經遷址重建後發揚光大,於2015年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抗日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游擊隊,由於日軍攻港時,本應負責守衛香港的英軍迅速投降,以香港原居民為主的港九獨立大隊隨即成立抵抗日軍。為了緬懷本港英雄走...
位於紅磡鶴園街的北帝廟歷史悠久,據廟內香爐記載,該廟早於清朝光緒二年、即一八七六年已於今日青州街與馬頭圍道交界之小山丘上建成,後來因為城市發展一九二一年拆卸,...
銅鑼灣避風塘曾泊有的三角天后廟船,早年「已上岸」,而筲箕灣避風塘上就有一間「隱世」的小型天后廟,它是本港唯一一間興建於防波堤上的小廟。由於其建於離岸防波堤上,...
位於皇后大道東的舊灣仔郵政局,是現存歷史最悠久且早已列為法定古蹟的郵政局建築。惟滿載香港人集體回憶的中環香港郵政總局,卻因為要配合中環新海濱3號用地的新發展規劃...
我家Ho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