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停辦多年的青衣戲棚廟會,現正搭棚並於下月真君大帝寶誕開鑼復辦。青衣水陸居民為慶謝酬神恩,會籌辦真君大帝寶誕及天后誕,按照傳統每年都會搭起戲棚,除有神功戲...
油麻地戲院早於1930年6月落成,曾是油麻地區五大戲院之一,現屬市區僅存的二戰前戲院。其混合古典與裝飾藝術的建築元素,時至今日尤為可貴,亦教人追憶本港電影業的興衰。...
灣仔鵝頸橋一帶變化巨大,由明渠到行車天橋、由平房區到摩天商廈,見證着本港的蓬勃發展,而唯一多年不變的,是仍然屹立在橋下的灣仔消防局。它是現存最古老、使用年期最...
香港不少古蹟要靠活化延續生命,深水埗大埔道的二級歷史建築前北九龍裁判法院,就是這樣一所已停止運作的裁判法院。該大樓是當時普遍採用的簡約古典式公共建築,見證了戰...
本港過去曾有數個私營水塘。其中一個位於北角建造的蓄水池,因景色優美媲美中國杭州西湖而有「賽西湖」水塘之稱。雖然水塘早被填平建屋建公園,但賽西湖公園原址保留舊日...
九龍與新界有連綿山脈阻隔,火車要瓹山窿才可穿梭兩地,而第一條貫穿兩地的火車隧道「煙墩山隧道」,至今已超過110年歷史。時至今日,雖然已封閉不再有火車經過,仍然每日...
新一年想洗滌心靈,不妨到大嶼山昂坪一趟。除了大修兩年的天壇大佛已重開,有逾90年歷史的「海天一境」牌坊,亦十分值得細味。這寶蓮禪寺舊山門牌坊,見證僧人當年在荒蕪...
除了漁村,坪洲上世紀中曾是本港的早期工業「重鎮」,島上「大中國火柴廠」出產的「九龍火柴」,遠銷至東南亞各地。雖然火柴廠早於一九七五年結業關閉,但由於當時不少坪...
百年前沙頭角曾有蒸氣火車行駛,一路延綿到海邊到伸向山巒,抵達粉嶺。直至興建公路,鐵路被拆卸變賣。滄海桑田經過接近一個世紀,時至今日只剩下當年落在田野間的路基、...
市建局於今年啟動九龍城「衙前圍道/賈炳達道」重建項目,在範圍內的李基紀念醫局,是一所已營運逾70年的政府診所,乃是一幢由華人建築師設計的現代主義實用性建築,記載...
我家HoMemory